收涩法之一。治疗妇女血崩、经行不止、带下淋漓等病症的方法。如血崩或经行不止,偏阴虚血热者,用固经丸;带下淋漓,偏湿热者,用樗树根丸。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三。即肾消、消浊。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狐臭。详该条。
六腑聚症之总称。《中藏经·积聚癥瘕杂虫论》:“聚有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之六名也。”故后世有将聚总称为六聚者(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详见聚条。
指小肠。心为火脏,小肠与心相表里,故称小肠为“火府”。
【介绍】:见喻昌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龙疽、青龙疽。系有头疽生于背中部膏盲穴(第四、五胸椎棘突间,脊柱旁开三寸)处,手由中部搭着者。证治同有头疽。
危重证候之一。《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病人肠绝,六日死……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白汗不止。”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金针开内障。详该条。
同大趾。《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主脾所生病者……足大趾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