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星翳

星翳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本症黑睛生翳,呈星点状,或大或小,或聚或散。通常以稀疏的一、两点浮现于黑睛,不扩大、不溃陷者为轻;数颗密聚,或互相连缀,或溃陷者为重,甚至可溃破黑睛。参见翳及聚星障条。

猜你喜欢

  • 足厥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厥阴之正。《灵枢·经别》:“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在足背部从足厥阴肝经分出,上至外阴毛际,与足少阳胆经的经别汇合而并行。

  • 二如亭群芳谱·药谱

    药物学著作。又名《群芳谱·药谱》。3卷。明·王象晋约撰于17世纪初。本书为《二如亭群旁谱》“利部”第3~5册。卷首列有《本草纲目》夏良心、董思白二序,李时珍及张鼎思之“论药”、“本草源流”等。《药谱》

  • 内因

    病因之一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度,使气机紊乱,脏真损伤而成为致病因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参三因条。

  • 恐中

    类中风病因之一。恐则气下,因恐惧过度,使阴精损伤,阳气不行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 ①音chèn,病也。《素问·奇病论》:“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类经》十七卷注:“疹,疾也。”②音zhěn,指突起于皮肤的小丘疹。《玉篇》:“瘾疹,皮外小起也。”③音义同②,但特指麻疹、天花等

  • 时疫发斑

    病名。见《瘟疫论补注·发斑》。又名时气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温热类编》卷一:“时疫发斑,憎寒壮热,头痛骨节痛,拘急,满闷,初出尚有表证者白虎汤。”参见温疫发斑、温毒发斑等条。

  • 鼻如烟煤

    证名。指鼻孔色黑如涂烟煤的症象。《世补斋医书后集·广温热论》:“温证鼻如烟煤者,邪热燥热也。”可见于温病、温毒、疫痢等证。

  • 孙文胤

    【介绍】:明代医家。字薇甫,号在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著有《丹台玉案》一书(1636年刊),书中杂有道家思想。

  • 脑漏

    病名。鼻渊的俗称。《景岳全书·鼻证》:“鼻渊证,总由太阳督脉之火,甚者上连于脑,而津津不已,故又名为脑漏。”《医醇賸义·脑漏》:“脑漏者,鼻如渊泉,涓涓流涕,致病有三:曰风也,火也,寒也。鼻为肺窍,司

  • 肩头骨

    见《伤科汇纂》。肩解的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