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类要
见医学摘粹条。
见医学摘粹条。
病名。《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阳明,阳明热盛阴伤,其症消谷善饥,饮食不荣肌肉,故称消。后世将消病分为三类。《医述·三消》:“消病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景岳全书·杂证谟
出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即孤浆。详该条。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六。即白虎加桂枝汤,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维道,见该条。
见《中药志》。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
六阳律与六阴律的合称。参六律条。
疾病反映于体表呈带状的敏感区域。穴区带疗法就以此为依据。它与敏感点(或压痛点)不同,前者为“面”,后者为“点”。
书名。20卷。宋·寇宗奭撰。刊于1116年。本书根据作者在药材鉴别和药物应用方面的多年实践经验,将《(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中的470种释义未尽的药物,详加辨析论述。书中不仅提出了许多鉴别药物真伪优劣的
见《太平圣惠方》。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