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消痞丸
即失笑丸,见该条。
即失笑丸,见该条。
病证名。七癥之一。《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鳖癥者,谓腹内癥结如鳖之形状。”主要症状为癥块固定不移,少腹切痛,甚则牵连腰背,面目黄黑等。多由脾胃气弱,食物触冷,积滞久阻,挟痰瘀内结所致。参见癥、七
病证名。即癫狂。《素问·调经论》:“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吴崑注曰:“惊狂,癫狂也。”也可作为证名。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
病证名。又名龈宣,牙断宣露。症见齿龈先肿,继而龈肉日渐萎缩,终致牙根宣露,或齿缝出血或溢脓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牙宣,谓脾胃中热涌而宣露也。此证牙齿缝中出血。上牙属脾,下牙属胃。”《医宗金鉴》卷
见《药物生产辨》。为菊花药材之一种,详菊花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一。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病证名。见《理虚元鉴》。即干咳嗽。详该条。
《针灸聚英》所载之十三鬼穴之一,指劳宫穴。参见鬼路条。
类中风病证之一。怒则气上,因暴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溢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精医,治病不问贫富。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廿五。即大腿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