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下陷
又称中气下陷。详该条。
又称中气下陷。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见伤寒六书条。
出《灵枢·本神》。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贮藏于肝脏,供全身脏腑组织维持正常活动及筋骨运动之需。《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五藏生成篇》: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方。黄芪、肉桂、炮姜、炒芍药各一两,炙甘草、当归各一两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煎服。三日次。治寒冷腹痛。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作劳瘵。详该条。
古病名。又称注病。见《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即疰病。详疰条。
①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蜂斗菜之别名。②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算盘子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一。即脱囊。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下巴豆。因形似荷花瓣或圆钱形,故名。即体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