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西草药》。为零余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芭蕉油,详该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撞刺生翳外障。详该条。
即经水断绝。详该条。
见脉语条。
和法之一。治疗肝气犯胃、肝胃不和的方法。症见胁肋胀痛、胃脘胀闷疼痛、饮食减少、嗳气吞酸、呕吐或吐出酸苦水。常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吴茱萸、黄连、半夏、香附、煅瓦楞子等药。因肝邪犯胃者,重点在于泄肝
病证名。指婴幼儿伤乳、伤食而致的胃肠病。多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所致。单纯饮乳积滞者,参见乳积条。乳食俱伤积滞者,称宿食不消。《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宿食不消者,脾胃冷故也,小儿乳哺饮食
即舌中。详该条。
【介绍】:见陈嘉谟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