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肝火
即泻肝。详该条。
即泻肝。详该条。
病证名。指外感风热侵袭阳经的齿牙出血。《症因脉治》卷二十:“外感牙衄之症,身发寒热,烦闷不安,目痛头额痛,鼻干不眠,牙血暴出。”多因太阳表邪,侵入阳明,或阳明本经热甚所致。治宜清热解表,选用葛根羌活汤
见素问直讲条。
证名。牙齿动摇,不能坚固。详牙齿动摇条。
【介绍】:见徐述条。
宋代医官职称。曾一度为太医局副长官,其职位在太医局提举之下。该职系选择熟悉医药之人才充任,共2人。
病证名,双眼内斜视之俗称。属目偏视,又名通睛,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南行方》3卷,已佚。
见《吴普本草》。为石龙芮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指因湿致喘。多由外受水湿或湿气内蒸,肺失宣降,脾不运化而致水道不调,气机壅逆。症见胸腹痞胀,气逆喘促,甚至张口呼吸等。治疗以利水为要,如渗湿汤等方。《医学纲目》卷二十七:
出《伤寒论》。为火麻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