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袁句《天花精言》。即痘疮。详该条。
出《诗经》。为荩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脾病而致遗精。《医宗必读》卷九:“脾病而遗者,色黄肉消,四肢懈惰。”治宜健脾固精。可用补中益气汤与聚精丸、水陆二仙丹合用。参见遗精、五脏遗精条。
见《救荒本草》。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足跟痛的别称。《医学入门·脚气》:“脚跟痛,有血热者,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牛膝;有痰者,五积散加木瓜,或开结导饮丸。”详足跟痛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即带下三十六疾。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肩井。见该条。
出《药性论》。为火麻仁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参胁痛里急条。
儿科著作。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合之义。又名《师巫颅囟经》。2卷(一作3卷)。托名周穆王时“师巫”所传(一作东汉·卫汛撰)。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存本为《四库全书》本(系自《永乐大典》中辑佚者),己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