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洄溪脉学

洄溪脉学

书名。原题清·徐灵胎撰。1卷。作者阐析脉位、审象、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分述大、小、清、浊诸脉,冲阳、太谿脉、真脉孕脉、五脏脉、新病久病、高、章、纲、煠、卑、损、太素脉等。虽非系统之作,但论述简要,颇能发挥己见。后编入《徐灵胎医学全书》中。

猜你喜欢

  • 木梨花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即茉莉花,详该条。

  • 杓菜

    见《广州植物志》。为莙菜之别名,详该条。

  • 腋漏

    病名。指腋窝及手足心、鼠蹊部、阴囊等处汗湿之症。《古今医统》卷七十五:“两腋下并手足心、阴股及囊常如汗湿污衣,名曰腋漏。”用六物汤(干枸杞根、干蔷薇根、生甘草、胡粉、商陆根、滑石)研末,醋调外涂。

  • 鬼箭风

    病名。又名鬼箭。①《医略六书·杂病证治》:“鬼箭风:遍身疼痛如钻,或偏手足如刺,俗名鬼箭。实由营卫空疏,腠理不密,贼风乘间入客经络,营卫不通,与邪相搏而病。”参见痛风、历节风条。②行痹的别称。见《杂病

  • 腰黄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雄黄之处方名,详该条。

  • 野鸡子豆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

  • 天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属用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见《银海精微》。又名乾廓,乾天廓、传道廓、传送廓、传导廓。①《审视瑶函》:“以(气)轮上血脉丝络为凭”,“乾居西北,络通大肠,脏属于肺”。②《医宗金鉴·眼

  • 火病咽痛

    病证名。①由于肺胃实火上升所致者,其证发作迅速,疼痛剧烈,局部充血严重,甚至出现脓性分泌物,常伴有全身症状。脉数苔黄而燥,治宜清热泻火,方用粘子解毒汤加减。即现代的急性咽炎。②专指结核性咽炎喉炎而言者

  • 李子野

    【介绍】:见李駉条。

  • 樗根皮散

    《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樗根皮(炒微黄)一分,枳壳(麸炒)、黄连(微炒)、芜荑(微炒)、赤芍药各半两。为粗末,每服一钱,加豆豉三十粒,葱白一茎,水煎服,量儿大小加减。治小儿脓血痢如鱼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