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熏衣草

熏衣草

药材名称熏衣草

拼音Xūn Yī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熏衣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Lavandula vera DC.]

采收和储藏:6月采收,阴干。

原形态熏衣草,半灌木或矮灌木。茎分枝,被星状绒毛,在幼嫩部分较密;老枝暗褐色,皮层作条状剥落,具有长的花枝及短的更新柄。叶线形或披针线形,在花枝上的叶较大,疏离长3-5cm,宽0.3-0.5cm,被密的或疏的灰色星状绒毛,在更新枝上的叶较小,簇生,长不超过1.7cm,宽z约0.2cm,密被灰白色昨状绒毛,均先端钝,基部渐狭成极短柄,全缘,边缘外卷。轮伞花序,通常[具6-10花,在枝顶聚集成长约3(-5)cm间断或近连续的穗状花序,花序梗长约为花序本身的3倍,密被星状毛;苞片菱状卵圆形,被星状绒毛;花具短梗,蓝色,密被灰色、分枝或不分枝绒毛;花萼卵状管形或近管形,长4-5mm,具13脉,5齿,二唇形,上唇1齿较宽而长,下唇具相等4齿;花冠长约为花萼的2倍,具13条脉纹,花冠内面在喉部及冠檐部分被腺状毛,中部具毛环,上唇直伸,2裂,裂片较大,圆形,且彼此较重叠,下唇开展,3裂,裂片较小;雄蕊4,前对较长,圆形,且彼此较重叠,下唇开展,3裂,裂片较小;雄蕊4,前对较长,花丝扁平,无毛,花药被毛;子房4裂;花柱被毛,在先端压扁,卵圆形;花盘4浅裂,裂片与子房裂片对生。小坚果4,光滑。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已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地中海地区。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止痒。主头痛;头晕;口舌生疮;咽喉红肿;水火烫伤;风疹;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柳

    药材名称乌柳拼音Wū Liǔ别名乌柳根、小红柳来源杨柳科乌柳Salix microstachya Turcz.,以侧根及须根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

  • 金雀根

    药材名称金雀根拼音Jīn Què Gēn别名白心皮(《植物名实图考》),阳雀花根、板参(《草木便方》)。土黄芪、野黄芪(《浙江中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或根皮。全

  • 金凤藤

    药材名称金凤藤来源萝藦科金凤藤Dolichopetalum kwangsiense Tsiang,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毒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雷公橘

    药材名称雷公橘拼音Léi Gōnɡ Jú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雷公橘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poris membranifolia Kurz.[C.viminea Hcok.f.et T

  • 山槟榔

    《中药大辞典》:山槟榔药材名称山槟榔拼音Shān Bīnɡ Lɑnɡ别名山萝卜、化积药(《云南中草药》),地葫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鸡脚参的根。夏、秋采挖。洗净

  • 冬瓜瓤

    《中药大辞典》:冬瓜瓤药材名称冬瓜瓤拼音Dōnɡ Guā Ránɡ别名冬瓜练(《药性论》)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葫芦种植物冬瓜的果觚。性味《药性论》:"味甘,平。"功能主

  • 广州山柑

    药材名称广州山柑拼音Guǎnɡ Zhōu Shān Gān英文名root-bark of Canton capet别名广州槌果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广州山柑的

  • 贝子

    药材名称贝子拼音Bèi Zǐ别名贝齿(《雷公炮炙论》),白贝(《日华子本草》),白海蚆(《简便单方》),白贝齿(《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经》来源为宝贝科动物货贝或环纹货贝等的贝壳。5~7

  • 炮姜

    《中国药典》:炮姜药材名称炮姜拼音Pào Jiānɡ来源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

  • 香面叶

    药材名称香面叶拼音Xiānɡ Miàn Yè别名黄脉山胡椒、毛叶三条筋、香油树、假桂皮来源樟科香面叶Lindera caudata (Wall.)Benth.,以根、皮、叶入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