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泉州本草》。为猪鬃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医籍考条。
脱证的一种。《张氏医通·脱》:“上脱者,皆是思虑伤神,其人多汗,面如渥丹,妄见妄闻,如有神灵,闭目转盼,觉身非己有,恍若离魂者然。”详脱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人指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丹溪心法·咳嗽》。指咳呛气逆的痰嗽。治疗可用蛤粉、青黛、瓜蒌、贝母等。参见咳嗽、咳逆、痰嗽等条。
【介绍】:宋代官吏。字华父。蒲江(今四川蒲江)人。著《学医随笔》1卷。
出《素问·气穴论》。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详膺俞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即皮肤针。见该条。
病证名。指小儿涎盛而喘急,为痰涎上壅于肺所致。其症以肺脾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正气虚而邪气盛者为多。《东医宝鉴》:“顽涎者,脾肺所出也,涎则流溢于咽喉,如水鸡之声,喘嗽烦闷,宜抱龙丸……。”发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