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竹菌

竹菌

药材名称竹菌

拼音Zhú Jūn

别名肉球菌、竹生、竹球菌、竹荷包、竹包、竹宝、竹寄生、竹生肉球

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生肉球菌的子座。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leromyces goetzi P.Hen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采摘后晒干。

原形态子座呈不规则圆球形,包围竹竿节间。新鲜时粉红色或浅肉色,后期变为乳白色、灰白色至灰褐色,直径2-10(-20)cm;内部淡红色至灰白色,肉质。子囊壳2-4层排列,全部埋生于子座内,卵形,椭圆形或近球形,(500-780)μm×(250-590)μm,壁呈肉桂色。子囊近圆柱形,有孢子部分(120-150)μm×(14-19)μm。子囊孢子8个,单行排列,广椭圆形,初期无色,后变为浅紫色,最后褐色,(15-21)μm×(11-15)μm。侧丝很多,线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500m的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下的多种竹竿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座略呈扁圆球形,直径1.5-8cm。背部隆起,基部凹陷处常有竹的残留枝竿。表面黄色至浅褐色,光滑或稍不平整。体轻质松。横断面略呈扇形,黄白色。

2.显微鉴别 子座横切面:子囊壳2-3列,埋生于菌丝层,椭圆形或瓶形,长500-700μm,直径350-550μm,内有多数子囊及侧丝。子囊棒形,长180-280μm,直径13-18μm,顶部圆钝,基部有细长柄,子囊孢子8个,单列,椭圆形,长15-20μm,直径13-18μm。侧丝线形,顶端略膨大,稍长于子那个。

化学成分竹菌子座部分含松胞菌素D(cytochalasin D)和竹菌素(engleromycin)。

药理作用从竹菌(肉球菌)的子实体分离到的松胞菌素D能专一性地影响哺乳动物细胞的微丝系统排列,抵抗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并具有有效地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有报道,松胞菌素为一类新型的细胞毒物质,能抑制细胞质分裂,高浓度时能使细胞核从细胞中脱出。竹菌醚提取物对小鼠肉瘤和小鼠宫颈癌有抑制作用。该提取物中的一个结晶组分发现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小鼠腹腔一次注射5mg/kg剂量可导致立即死亡。竹菌菌粉治疗肝癌、肺癌、胃癌、直肠癌少数病例表现出一定的缓解作用,除胃肠道反应外,未见造血系统等有明显的影响。

鉴别(1)取本品子座切面置紫外灯下观察,菌丝及子囊壳部位均显淡蓝色荧光。

(2)本品乙醇浸出液,在465nm处无最大吸收峰。

炮制取原药材,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胃炎;胃溃疡;肾炎;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少数患者服后可引起呕吐。

1.刘波《中国药用真菌》:“此菌对某些人可能产生呕吐反应。”2.《中国药用孢子植物》:“和重楼同用,少数人有恶心,腹泻,食欲减退等反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牛草

    药材名称金牛草拼音Jīn Niú Cǎo别名小兰膏、细叶金不换、细金草(《岭南采药录》),小金不换(《广东中药》Ⅱ),细金牛草、七寸金(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小金牛草(广州部队《常用

  • 亚麻子

    《中国药典》:亚麻子药材名称亚麻子拼音Yà Má Zi英文名SEMEN LINI别名亚麻仁、胡麻子来源本品为亚麻科亚麻属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的干燥

  • 下草

    药材名称下草别名筋骨草、散血草、苦地胆来源唇形科下草Ajuga genevens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散瘀止痛。主治跌打肿痛,骨折,热毒,痈疮。用法

  • 观音苋根

    药材名称观音苋根拼音Guān Yīn Xiàn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观音苋的根。性味《重庆草药》:"味淡,性温,无毒。"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治产后停瘀腹痛,

  • 鹧鸪脂

    《中药大辞典》:鹧鸪脂药材名称鹧鸪脂拼音Zhè Gū Zhī别名鹧鸪脂膏(《纲目》)。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功能主治《本草

  • 紫薇叶

    《中药大辞典》:紫薇叶药材名称紫薇叶拼音Zǐ Wēi Yè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

  • 密叶绢藓

    药材名称密叶绢藓拼音Mì Yè Juàn Xiǎn英文名dense moss别名石苔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绢藓科植物密叶绢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todon compr

  • 红榔木

    《中药大辞典》:红榔木药材名称红榔木拼音Hónɡ Lánɡ Mù别名棉榔树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榆科植物毛白榆的树皮。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用。原形态

  • 绿青

    《中药大辞典》:绿青药材名称绿青拼音Lǜ Qīnɡ别名石绿(《唐本草》),石碌(《本草衍义》),大绿(《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柱状或针状。通常多为钟

  • 山合香

    药材名称山合香拼音Shān Hé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粉红动蕊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inostemon alborubrum(Hemsl.)C.Y.Wu et S.C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