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红白二丸

红白二丸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白二丸

药材名称红白二丸

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

别名红白二元、红黑二丸岩丸子鸳鸯七、水八角、一口血、一点血、小桃红、山海棠

来源秋海棠秋海棠属植物中华秋海棠Begonia sinensis A. DC.,以块茎全草入药。秋季采收,分别晒干。

性味苦、酸,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止痢。用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吐血,衄血,跌打损伤出血。

用法用量2~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白二丸

药材名称红白二丸

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

别名一点血岩丸子鸳鸯七、红黑二丸、野秋海棠、红白二元、老背少、一口血、山海棠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sinensis A.DC.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前采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有双球形块茎,但有较多须根;茎圆柱形,直立,淡褐色,不分枝。叶互生;叶柄长4-15cm,从下到上变短;叶片薄纸质,宽卵形,长3-12cm,宽3.5-9cm,先端渐尖,常成尾状,基部心形,偏斜,叶背淡绿色,叶缘有锯齿。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较小而稀疏,粉红色,雄花被片4,外轮2,卵圆形,内轮2,友蕊多数,基部合生成长约2mm的柄,花药纵裂;雌花被片5,外轮2片,内轮3片,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半月形,有乳头状突起。蒴果有2翅,一翅较大,三角形。花、果期夏、秋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阴湿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较粗,多为双球形,直径1-2cm,表皮干燥皱缩,显深褐色或棕褐色,下部须根丛生,呈纤维状,黑褐色;质地较软,易折断,断面呈黄白色,纤维性。气微,味甘、苦。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止痢;镇痛。主崩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外伤出血;痢疾;胃痛;腹痛;腰痛;瘿气痛;痛经;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圆叶白杨树

    药材名称圆叶白杨树拼音Yuán Yè Bái Yánɡ Shù别名响叶杨来源杨柳科圆叶白杨树Populus bonatii Levl.,以皮、叶入药。

  • 榧花

    《中药大辞典》:榧花药材名称榧花拼音Fěi Huā别名棑华(《别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花。性味《别录》:"味苦。"功能主治《别录》:"主水气,去赤虫

  • 小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红藤药材名称小红藤拼音Xiǎo Hónɡ Ténɡ别名四块瓦来源茜草科小红藤Rubia maillardi Levl. et Van.,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

  • 毛叶嘉榄

    药材名称毛叶嘉榄拼音Máo Yè Jiā Lǎn别名棵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羽叶嘉榄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ga pinnata Rox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刮去粗皮,切碎,

  • 三对叶丹参

    药材名称三对叶丹参拼音Sān Duì Yè Dān Shēn别名小红参、小紫丹参、红根根药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三叶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trijuga Diels采收和储

  • 苦白蜡

    药材名称苦白蜡拼音Kǔ Bái Là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凹脉柃的叶和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impressinervis Kobuski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

  • 毛大丁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大丁草药材名称毛大丁草拼音Máo Dà Dīnɡ Cǎo别名兔耳风[云南]、小一枝箭、一枝香[福建]、白眉、一柱香、扑地香、白花一枝香、头顶一枝香、磨地香来源

  • 台湾厚壳树

    药材名称台湾厚壳树别名岭南白莲茶来源紫草科台湾厚壳树Ehretia taiwaniana Nakai,以树皮、木心材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性味木心材:甘、咸,平。树皮:苦,平。功能主治木心材:破瘀

  • 冻青叶

    《中药大辞典》:冻青叶药材名称冻青叶拼音Dònɡ Q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滇桢楠的叶。冬、春采。原形态乔木,高20米;树冠球形,有香气;树皮灰褐色。小枝

  • 柘树茎叶

    《中药大辞典》:柘树茎叶药材名称柘树茎叶拼音Zhè Shù Jīnɡ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柘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