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肢节痛

肢节痛

证名。指四肢关节疼痛。《灵枢·百病始生》:“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多因风湿痰饮、瘀血流滞经络,或因血虚不能养筋所致。《丹溪心法·附肢节痛》:“如肢节痛,须用羌活,去风湿亦宜用之。如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宜南星半夏;如瘦人肢节痛,是血虚,宜四物加防风、羌活;如瘦人性急躁而肢节痛发热,是血热,宜四物汤加黄芩、酒炒黄柏;如肢节肿痛,脉滑者,当用燥湿,宜苍术、南星兼行气木香枳壳槟榔,在下者加汉防己。若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宜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大黄微利之。如倦怠无力而肢节痛,此是气虚,兼有痰饮流注,宜参、术、星、半。”本证可见于痹证、痛风等疾患。

猜你喜欢

  • 歠(chuò 辍)

    同啜。饮、吃。《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歠热稀粥。”

  • 松肌通圣散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七方。荆芥、羌活、炒牛蒡子、防风、紫草、红花、青皮、当归、赤芍药、紫花地丁、蜂房、山楂、木通。加芦笋、芫荽,水煎服。治小儿痘疮,遍身稀疏而头独稠密,痘形稍尖圆者。

  • 腰疽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下搭手。见该条。

  • 肾膀胱俱实

    肾与膀胱相表里,感邪亦可相互传移,致病邪壅盛于膀胱与肾。《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脊强反折,戴眼,气上抢心,脊痛不能自反侧,名曰肾膀胱俱实也。”又:“右

  • 齿断肿痛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多由阳明毒火炽盛,上冲齿龈所致。症见齿龈肿起,胀痛,时有脓液流出且臭,甚或齿牙动摇欲落。治宜泻火解毒、消肿。可选用清胃散、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牙宣条。

  • 吴行简

    【介绍】:见吴正伦条。

  • 耶律海邻

    【介绍】:见迭里特条。

  • 痘疹图像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

  • 水运临子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丙为水运,子为水的正位,中运水与岁支子同气,故所指即丙子年为岁会。参见岁会条。

  • 淳盛

    厚而丰盛,亦作亢盛。《灵枢·痈疽》:“热气淳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