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脱疽。见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即狗舌草,详该条。
即转胞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即妊娠小便不通。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即龟版,详该条。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有血虚热,必兼燥渴,睡卧不安,宜圣愈汤、人中白丸两方参酌用。”参发热、血虚发热条。
生命垂危时出现的十种异常脉象。见《世医得效方》。即:釜沸脉、鱼翔脉、弹石脉、解索脉、屋漏脉、虾游脉、雀啄脉、偃刀脉、转豆脉、麻促脉等十种。详各条。这些脉象,多为脏气将绝、胃气枯竭之候。
疮疡的内治法则之一。见《外科精义》卷上。凡疮疡属阴寒之证者,在整个治疗阶段中,都应用温经通络的药物,促使阴寒凝滞之邪,得以消散。常用方:内服如阳和汤、独活寄生汤,外用如阳和解凝膏等。
见《广东中草药》。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宋人,生平不详。著《胎产经验方》1卷,已佚。
【介绍】:见吕留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