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脊痛

脊痛

证名。出《素问·风论》。指背部正中肌肉、筋脉、骨节疼痛。多因督脉足少阴肾经病变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脊痛,督脉病也。背痛肺经病也。……,二经虚,感受六淫之邪则害痛。”“脊以髓满为正,房欲过度,脊髓空则痛,宜补肾,宜六味丸膀胱经脉挟脊,分左右上项,贼风乘虚入,倔强不能屈伸,宜羌活前胡防风茯苓。先脊痛,及背与肩,是肾气上逆,宜和气饮。”亦有跌扑损伤、瘀血滞留,脊痛不可忍者,宜地龙汤阳虚多脊背常感寒痛,方用八味丸鹿角狗脊等。参见背脊骨痛脊强条。本症可见于脊柱损害,如脊髓炎、骨结核及腰椎盘突出症等。

猜你喜欢

  • 呕汁

    证名。指呕吐清水或涎沫。《素问·痹论》:“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素问吴注》卷十二:“寒气乘之故发呕,湿气乘之故涌出涎汁。”详吐清水、吐涎沫条。

  • 射覆

    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三。《目经大成》卷二:“针锋深入无碍,即近黄精(晶状体),慢慢针目,针柄会须进不招愆,退而得所。”指将金针推进于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的手术操作步骤。参见拨内障手法条。

  • 九道脉

    脉象分类之一类。《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九道脉即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九种脉。

  • 膀胱小肠气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 小便涩痛

    证名。指小便排出不畅、疼痛,是淋症的主要症状。《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淋,小便涩痛也,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详淋条。

  • 吴坤安

    【介绍】:见吴贞条。

  • 李玉

    【介绍】:明针灸医生。字成章。六安(今属安徽)人。精医,尤擅长于针灸,所治多应手而愈。以针灸闻名于两京,因号“神针李玉”。兼善方药,治疑难重症,每有良效。

  • 医略十三篇

    书名。14卷。清·蒋宝素撰。刊于1840年。本书为作者所撰的《医略》(共87卷)中的六淫门,计13卷,并附方1卷。书中对风、寒、暑、湿、燥、火及疟、痢、霍乱、瘴气等的辨证治疗分别作了简要论述,并附医案

  • 李子毅

    【介绍】:清代医家。字庆申。湖北蕲水人。长于诊治瘰疬等证,撰有《痰疬法门》一书,列述痰疬总论,认为轻微易治者为痰,迟重难治者为瘰疬。对痰疬之鉴别、内治、外治、禁用宜忌、饮食服药,均有论述,并附自己临证

  • 颈项强急

    证名。指颈项肌肉筋脉牵强拘急。《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证治准绳·杂病》:“颈项强急之证多由邪客三阳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