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鬼灯笼之别名,详该条。
《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方。牛蒡子、天花粉、白术、炒栀子、葛根各一钱,甘草、升麻各五分,生地黄二钱,连翘、黄芩、青皮、防风各八分,黄连四分,桔梗一钱二分,玄参一钱五分。水煎,食后服。治酒食热毒郁于喉间,
①即舌苔。②舌苔混杂污垢。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胸胁部满闷不舒。《内经》有“胸胁支满”(《灵枢·经脉》)、“胸胁满”(《素问·刺热论》)的记载,义同胸胁苦满。因肝胆经气机失调,胆火内郁于胸膈所致。常见于少阳病
出《名医别录》。即覆盆子,详该条。
即食道。上接咽部,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为饮食入胃的通道。
【介绍】:清末医家。字玉挥。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绩之孙,承家学,撰有《喉科秘钥》一书,由许佐廷(乐泉)增订,于1868年刊行。
【介绍】:见崔岳条。
中医眼科手术方法。即针拨白内障术。详该条。
证名。指少腹胀满。出《素问·标本病传论》。详腹胀、小腹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