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蝌蚪

蝌蚪

《全国中草药汇编》:蝌蚪

药材名称蝌蚪

拼音Kē Dǒu

别名蛤蟆咕嘟[北京]、蚵蚾虫

来源两栖纲无尾目蛙科金线蛙Rana plancyi Lataste;黑斑蛙R. nigromaculata Hallowel,以幼体(蝌蚪)入药。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热结肿毒,疳积腹胀。

用法用量0.5~1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蝌蚪

药材名称蝌蚪

拼音Kē Dǒu

别名活师(《山海经》),蛞斗、活东(《尔雅》),虾蟆子、玄鱼、玄针(崔豹《古今注》),虾蟆儿(《本草拾遗》),聒子、虾蟆台、虾蟆粘(《尔雅翼》),悬针、水仙子(《纲目》)。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金线蛙黑斑蛙等蛙类的幼体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热毒疮肿。

①《本草拾遗》:"主火飚热疮及疥疮,并捣碎敷之。"

②《本草蒙筌》:"烂捣为火疮敷药,绝无瘢痕。"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经埋藏化水后搽敷。

复方①治火飚热毒.一切疮疖:蝌蚪一升,淘净,加旧石灰半斤,稠成水,日晒,调加三黄散搅匀,再晒至干收藏,临时加冰、麝,水(化)开搽。(《本草求原》)

②治无名大毒,一切火毒、瘟毒:寒水石、净皮消、川大黄各等分,研极细末;用蝌蚪水(初夏时,捞取蝌蚪,收坛内,泥封口,埋至秋天,即化成水)一大碗,入前药末各二两,阴干,再研匀,收磁罐内,每用时,以水调涂患处。(《医宗金鉴》蝌蚪拔毒散

③治流行性腮腺炎:蝌蚪一斤,冰片一钱。将冰片加入活的蝌蚪内,待溶化成水后涂患处,每天三、四次,连涂二至三天。(苏医《民间验方选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蝌蚪

药材名称蝌蚪

拼音Kē Dǒu

英文名Tadpole

别名活师、科斗、活东、玄鱼、虾蟆子、玄针、虾蟆儿、聒子、虾蟆台、虾蟆粘、水仙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拾遗》:虾蟆儿生水中,有尾如鮽鱼。取青胡桃子上皮和为泥,染髭发一染不变。(其)卵主明目。

2.《纲目》:蝌蚪生水中,虾蟆青蛙之子也。状如河豚,头圆,身上青黑色,始出有尾无足,稍大则足生尾脱。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蚪以水香之,云不生疮,亦解毒治疮之意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蛙科动物黑斑蛙、金线蛙或泽蛙的幼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2.Rana plancyi Lataste3.Rana limnocharis Boie.

采收和储藏:春季于水中捞取,除去杂质,洗净,开水烫死,烘干或晒干。

原形态1.黑斑蛙,体长约70-80mm,雄蛙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吻棱不显;鼻孔距眼距吻端为近,眼间距窄,为上眼睑宽之1/2;鼓膜大,为眼径的2/3-4/5,犁骨齿两小团,左右不相遇。前肢短,指趾端钝尖,指长顺序3,1,2,4,指侧有窄的缘膜,第2指的最显着。关节下瘤明显。后肢较短而服硕,胫跗关节前达眼部,左右跟部仅相遇或不相遇,趾间几为全蹼,第5中餐上侧缘膜发达;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外跖突小,内路跖突小,内跖突窄长,有游离的刃状突出。皮肤不光滑,背面有1对较粗的背侧褶,二脊侧褶间有四行至六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若断若续,长短不一,变异颇大,侧褐到体侧的皮肤也不光滑,腹面皮肤光滑。雄蛙有1对颈侧外声囊,第1指基部有精肥的灰色婚垫,满布细小白疣。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的基色为黄绿色或深绿或带灰棕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背中贿有1条宽窄不一的浅色的纵脊线,由吻端直到肛部;北方的雌性蛙多有深酱色或黑色者;背侧褶处色较浅,为金黄或黄或浅棕色,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

2.金线蛙,体长50mm左右,雄蛙略小,头略扁,头长宽几相等,吻钝圆,吻棱不显,眼间距小于鼻间距或上眼睑之宽,鼻孔在吻与眼之间;鼓膜大而明显,几与眼径等大,紧接在眼后;犁骨齿两小团。指趾端尖圆,指长顺序3,1,4,2,第1,3指几等长,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后肢粗短,胫跗关节前达眼与鼓膜之间,左右跟部仅相是,趾间几全蹼,第4,5跖间之蹼达跖基部,并节下瘤小而明显,内跖突发达成刃状,外跖突小。背面及体侧的皮肤有分散的疣,背侧有1对宽厚的背侧褶自眼后至胯部,有时在后端不连续,褶的最宽部分几与上眼睑等宽,颞褐不显;腹面光滑,肛部有疣。生活时背面色绿或橄榄绿;背侧褶及鼓膜棕黄色;后肢背面棕色横纹不显,股后方有1知黄色纵纹,这纵纹下面有1条较宽的酱色纵纹,腹鲜黄色或带有棕色点,尤以咽及胸部更为明显。雄性有1对咽侧内声囊,第1指有婚垫。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产卵季节3-6月;蝌蛘体形大,灰绿色;尾较细弱,有斑纹,尾端尖;角质颌适中。

2.习居于有莲花的池塘内,平时多匍匐在荷叶上或居于较大的池塘内或湖边。产卵季节4-6月。蝌蛘后肢发育良好时,全长38-45mm;尾端尖细,口角及下唇乳突。

资源分布:1.黑斑蛙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2.金线蛙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的圆状,皱缩,灰黑色,大部尾巴脱落,腹扁平,背隆起。长15mm,宽8-10mm,腹部有螺旋形圈紊或不明显。质脆易碎,气味腥臭。

药理作用浓度为1:50(V/V)的蝌蚪提取液处理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可抑HeLa细胞生长,集落形成能力下降。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内颗粒增多,贴壁能力隆低,而对中国地鼠卵巢细胞去有刺激生长作用,表明蝌蚪提取液是1种较好的抗部制剂。

以2%的蝌蚪提取液培养小鼠红白血病细胞(MELC),结果:生长曲线显示蝌蚪提取液可抑MELC生长;联苯胺染色反应显示MELC胞浆中血红蛋白的合成随提取液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说明蝌蚪提取液有诱导MELC发生终末分化的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亦证明蝌蚪提取液使处于G2+M期的细胞数降低,而处于G0+G1期的细胞数升高。

性味甘;寒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热毒疮肿;流行性腮腺炎;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经埋藏化水后搽敷。

复方①治火飚热毒,一切疮疗:蝌蚪一升,淘净,加旧石灰半斤,稠成水,日晒,调加三黄散搅匀,再晒至干收藏,临时加冰、麝,水(化)开搽。(《本草求原》)②治无名大毒,一切火毒、瘟毒:寒水石、净皮消、川大黄各等分,研极细末;用蝌蚪水(初夏时,捞取蝌蚪,收坛内,泥封口,埋至秋天,即化成水)一大碗,入前药末各二两,阴干,再研匀,收磁罐内,每用时,以水调涂患处。(《医宗金鉴》蝌蚪拔毒散)③治流行性腮腺炎:蝌蚪一斤,冰片一钱。将冰片加入活的蝌蚪内,待溶化成水后涂患处,每天三、四次,连涂二至三天。(苏医《民间验方选集》)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火飚热疮及疥疮,并捣碎敷之。

2.《本草蒙筌》:烂捣为火疮敷药,绝无瘢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白杜鹃

    药材名称大白杜鹃拼音Dà Bái Dù Juān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ndodendron decorum Franch.R.franchetianu

  • 金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草药材名称金丝草拼音Jīn Sī Cǎo别名黄毛草、笔子草、猫尾草、笔尾草、金丝茅、竹蒿草来源禾本科金丝草属植物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 肉珊瑚

    药材名称肉珊瑚别名无叶藤、珊瑚、铁珊来源萝藦科肉珊瑚Sarcostemma acidum (Roxb.) Voig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功能主治收敛,止咳,催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款冬花

    《中国药典》:款冬花药材名称款冬花拼音Kuǎn Dōnɡ Huā英文名FLOS FARFARAE别名冬花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

  • 自消容

    《中药大辞典》:自消容药材名称自消容拼音Zì Xiāo Rónɡ别名十字珍珠草(《本草求原》),自消融、通心草、大金不换(《岭南采药录》),通心蓉(《广东中药》)。出处《生草药性备

  • 绵阳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阳岩白菜药材名称绵阳岩白菜别名岩白菜来源苦苣苔科绵阳岩白菜Didissandra sinica Crai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活血止痛

  • 旋鸡尾

    《中药大辞典》:旋鸡尾药材名称旋鸡尾拼音Xuán Jī Wěi别名线鸡尾、七星草(《草木便方》),剑刀草、剑刀蕨、连贴草、七星剑、毛连草(《广西中兽医药植》),七星凤尾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土麦冬

    药材名称土麦冬拼音Tǔ Mài Dōnɡ别名麦门冬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山麦冬、阔叶山麦冬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riope spicata(Thunb.)Lour.[Convalla

  • 冬青叶

    药材名称冬青叶拼音Dōnɡ Qīnɡ Yè别名四季青叶(江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两种抑菌成分,其中之一是原儿茶酸,另含挥发油、黄酮类。性味《江西草药》:

  • 不灰木

    《中药大辞典》:不灰木药材名称不灰木拼音Bù Huī Mù别名无灰木(《本草图经》)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原形态角闪石的一种。为平行较长而易劈为细丝形之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