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螃蟹脚

螃蟹脚

《全国中草药汇编》:螃蟹脚

药材名称螃蟹脚

拼音Pánɡ Xiè Jiǎo

来源灯心草螃蟹脚Juncus diastrophanthus Buche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消食,利尿。

用法用量主治宿食内停,小便赤热等症。

注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螃蟹脚

药材名称螃蟹脚

拼音Pánɡ Xiè Jiǎo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扁杆灯芯草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茎短,白色,须根多数。茎扁平,2~3丛生,直立,翼状二锐棱。叶互生;长剑状线形,扁平,长8~15厘米,宽1.5~3毫米,先端渐锐尖,全缘;叶鞘不联合。聚伞花序丛生茎顶;总苞片叶状;小花聚成球状,花疏生,星状,直径1~1.4厘米;花被片6,披针形,绿色或带赤褐色,先端锐尖,等长;雄蕊3,花药长椭圆形,花丝短;子房3室,胚珠多数。蒴果三棱状柱形,3瓣裂。种子倒卵形,长约0.6毫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丘陵的水田边、溪沟或小河边润湿草丛中。分布于四川。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消食,利尿。治宿食内停,小便赤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螃蟹脚

药材名称螃蟹脚

拼音Pánɡ Xiè Jiǎo

英文名crab feet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植物扁杆灯芯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diastrophanthus Bushe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扁杆灯芯草,多年生草本,高20-30cm。秆微扁平,上部两侧略具狭翅,秆后有纵条纹。基生叶为鞘状,几全部抱茎,先端几天叶片;茎生叶长7-10cm,宽2.5-3mm,直立,具不明显的间隔,叶鞘边缘膜质,长1.5-3.5cm。花序宽大,约占植物体的1/2,2-3次或多次分歧,具披针形而带芒尖的苞片,花7-15朵聚生成星芒状的花簇;花被片狭披针形,长约4.5mm,几等长,具显着中脉,先端具刺状芒尖;雄蕊3;子房三棱形。果实长圆状三棱形,长4-5mm。种子倒卵状椭圆形,褐色,两端有小尖头。花、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消食。主小便赤涩热痛;宿食不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诃子叶

    《中药大辞典》:诃子叶药材名称诃子叶拼音Hē Zǐ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叶片。化学成分含莽草酸、去氢莽草酸、奎宁酸、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等。还含鞣质约10%。功能

  • 金纽子

    药材名称金纽子拼音Jīn Niǔ Zǐ别名护心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三头水蜈蚣的全草。春、夏采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30厘米。根茎短。茎丛生,细弱,

  • 冰草白穗

    《中药大辞典》:冰草白穗药材名称冰草白穗拼音Bīnɡ Cǎo Bái Suì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带菌果穗。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淋病,带下。

  • 露珠香茶菜

    药材名称露珠香茶菜拼音Lù Zhū Xiānɡ Chá Cài别名水龙胆草、紫萼香茶菜来源唇形科露珠香茶菜Rabdosia irrorata (Forrest ex Di

  • 芦子藤

    《中药大辞典》:芦子藤药材名称芦子藤拼音Lú Zǐ Ténɡ别名叶子兰、芦子兰(《云南中草药》),苎叶蒌、野胡椒(《广西药植名录》),***疙瘩(《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

  • 术苗

    药材名称术苗拼音Shù Miáo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苗叶。冬季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术"条。功能主治①《本草经集注》:"去水。&

  • 硬水黄连

    《中药大辞典》:硬水黄连药材名称硬水黄连拼音Yìnɡ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水黄连(《百草镜》),金鸡脚下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黄脚鸡(《四川中药志》)

  • 鸭跖草

    《中国药典》:鸭跖草药材名称鸭跖草拼音Yā Zhí Cǎo英文名HERBA COMMELINAE别名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草、淡竹叶来源本品

  • 灯台莲

    药材名称灯台莲拼音Dēnɡ Tái Lián英文名Tuber of Serrate Sikoku Jackinthepulpit别名路边黄、蛇包谷、老蛇包谷出处始载于《湖北宜昌》。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

  • 薄叶黄芩

    药材名称薄叶黄芩拼音Báo Yè Huánɡ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薄叶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regeliana Nakai var.ikonnikov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