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身热不扬

身热不扬

证名。见《王旭高医案》卷一。指病人自觉发热,但按其肌肤而不甚热的一种症象。多见于湿温病,热为湿遏,以致发热在里,热势不扬,宜用渗湿透热或清泄芳开法治疗。

猜你喜欢

  • 脱髎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三。即脱臼。详该条。

  • 粗理

    皮肤纹理粗疏。《灵枢·卫气失常》:“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

  • 靛沫花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

  • 五味所入

    简称五入。《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如酸入肝,肝经的病变,可选用酸味的药物治疗或作引经药。

  • 气血辨证

    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之一。即以气、血的病证为纲进行辨证。属气血痰食辨证的一部分。详该条。

  • 新修本草图

    参见新修本草条。

  • 风弦赤眼

    病名。出《银海精微》。即眼弦赤烂。详该条。

  • 地米花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荠菜花之别名,详该条。

  • 论疾诊尺

    《灵枢经》篇名。尺,尺肤,即自肘至腕的皮肤。本篇讨论了各种疾病的成因,症状,和诊尺肤在诊断上的意义,故名。指出诊尺肤的润泽、粗糙、肉的坚实与脆弱、寒热等各种现象,有助于测知内脏的盛衰和病变情况。此外,

  • 狭叶醉鱼草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