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又称断泄。见《医宗金鉴》卷十九。详断泄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口唇四周。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其华在唇四白。”详唇条。
指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络脉。《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元代医生。字进之。山西曲沃人。博通经史,尤精医书,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即随之出征并掌管医药,曾治愈忽必烈及庄太后病而深得信任。世祖即位后,主管太医院,后为礼部尚书、翰林集贤
病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即井疽。见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即皮肤针。见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阳络脉,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