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清·周纪常《女科辑要》。指妊娠期乳自出。即乳泣。详该条。
证名。又称胃阴不足。指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类证治裁·脾胃》。多由胃热、胃火炽盛,或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症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
出《灵枢·海论》。见血海条。
见《重庆草药》。为辣椒茎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下睑。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韭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祁宰条。
是溪的异体字。参见溪谷条。
行气法之一。又称针芒行气法。指以针刺方向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欲使针感向上传导,则针尖宜向上斜刺;欲使针感向下传导,则针尖宜向下斜刺。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七卷。疳热挟肝火上攻于眼的证候。其症初起双目痒涩赤烂,继则红肿热痛,不时流泪,畏光羞明,渐渐白睛生翳,遮满全眼,并有口渴善食而消瘦,发焦,下泄,腹胀,鼻干等。治宜疏肝泻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