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镇肝熄风

镇肝熄风

平肝熄风。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灸血病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奇穴,名灸血病。位于第三骶骨嵴之高点处。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妇人血崩等。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 外感风泻

    病证名。指风邪入于肠胃而致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主症为恶风发热,自汗头汗,头痛额疼,泻下水谷或清水。治宜解表利水,有表证者当散表,兼利小便。可用柴胡防风汤调五苓散,干葛防风汤调下六一散,防葛汤调

  • 骈指押手法

    押手法之一,又称平掌押手法。是以左手五指相骈,手掌平伸,按放于施针部位,使穴位适当食、中二指缝间,针由缝间进入的押手方法。多用于长针进针或腰背臀部的穴位。

  • 畏寒

    即怕冷,有两种病理情况:一是风寒等邪气侵犯肌表,遏阻卫阳而致,为外感表证的主要见症,又称“恶寒”。另一是阳气虚衰,卫阳虚弱空疏,不能温养肌表而致,为阳虚证候之一。

  • 手阳明

    出《灵枢·经水》。即手阳明大肠经,见该条。

  • 阴地流泉

    流于阴地的泉水。因长期不见日光,又含有动、植物腐烂后的毒质,如不经处理,饮后易引起中毒。

  • 往来寒热疟

    疟疾之一。指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发作无定时者。《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夫往来寒热疟者,由寒气并于阴,则发寒;风气并于阳,则发热。阴阳二气,更实更虚,故寒热更相往来也。”症见往来寒热,发歇无时,发病时面

  • 沥浆产

    见清·寄湘渔父《达生保赤编》。即沥浆生。详该条。

  • 心遗

    病名。指心病而致遗精的病症。《医宗必读》卷九:“心病而遗者,必血脉空虚,本纵不收。”因心病而遗精,多阴虚火旺,阳事易举。治宜养阴清心。可用天王补心丹等方。参见遗精、五脏遗精条。

  • 经来音哑

    病证名。即经行音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