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医准绳》卷三。即眉疽,见该条。
病证名。指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普济本事方》卷三:“肺感风寒作嗽,紫苏散。”《仁术便览》卷二:“风寒咳嗽,肺气喘急。”方用五拗汤。《证治准绳·杂病》:“春月风寒所伤,咳嗽声重,头疼,用金沸草散;咳嗽声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谷精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神灸经纶》。即颊车。见该条。
脉学著作。明·张介宾撰。3卷(即《景岳全书》4~6卷)。上卷阐述《内经》脉义;中卷分析脉神、脉位,介绍16种脉象,并兼析脉之常变、逆顺等情况;下卷列述《难经》、张仲景、滑寿等诸家脉义以资参考。
古时纺纱织线之针。《灵枢·九针论》:“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
病证名。见周怡观《秘珍济阴》。属杀血心痛范畴。详该条。
书名。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旧题秦越人撰。约成书于秦汉之际。以问答形式论述了以基础理论为主(也分析了一些病证)的81个问题。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
又称咀片。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片、丝、块、段等形状,便于煎汤饮服。
见《安徽中草药》。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