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黍根

黍根

《中药大辞典》:黍根

药材名称黍根

拼音Shǔ Gēn

出处《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黍米"条。

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

功能主治《纲目》:"治妊娠尿血。丹黍根、茎,煮汁服,利小便,止上喘。"

复方治腹水胀满:鲜赤黍根二两,砂仁二钱。开水适量,冲炖,饭后服。(福建)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黍根

药材名称黍根

拼音Shǔ Gēn

英文名Broomcorn Millet root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禾本科植物黍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icum miliace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黍,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cm,有时有分枝,节密被髭毛,节下具疣毛。叶鞘松弛,被疣基毛;叶舌长约1mm,具长约2mm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30cm,宽达1.5cm,具柔毛或无毛,边缘常粗糙。圆锥花序开展或国交紧密,成熟后下垂,长约30cm,分枝具角棱,边缘具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与小穗;小穗卵状椭圆形,长4-5mm;颖纸质,无毛,第1颖长为小穗的1/2-2/3,先端尖,具5-7脉,第2颖与小穗等长,通常具11脉,其脉先端渐汇合成喙状;第1外稃形似第2颖,具11-13脉,内稃薄膜质,较短小,长1.5-2mm,先端微凹。谷粒圆形或椭圆形,长约3mm,乳白色或褐色。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南、西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南、西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

化学成分根中含维生素(vitamin)K1,糖(sugar),其中蔗糖(sucrose)和葡萄糖(glucose)含量低于0.1%。

性味辛;热;有小毒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止血。主小便不利;脚气;水肿;妊娠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砂仁6g,开水适量,冲炖,饭后服。(《中药大辞典》)

复方治腹水胀满: 鲜亦黍根二两,砂仁二钱。开水适量,冲炖,饭后服。 (福建)

各家论述《纲目》:治妊娠尿血。丹黍根、茎,煮汁服,利小便,止上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榴根

    《中药大辞典》:石榴根药材名称石榴根拼音Shí Liu Gēn别名石榴根皮(《摘元方》),酸榴根(《纲目》)。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秋季采挖,忌用铁器。原形态形态详&

  • 黄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三七药材名称黄三七拼音Huánɡ Sān Qī别名太白黄连、土黄连[陕西太白山]来源毛茛科黄三七属植物黄三七Souliea vaginata (Maxim.) Fran

  • 白桂木根

    药材名称白桂木根拼音Bái Guì Mù Gēn别名将军树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白桂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tocarpus hypargyraus Hance.2.Artpcapus

  • 八楞木

    《中药大辞典》:八楞木药材名称八楞木拼音Bā Lénɡ Mù别名八棱麻(《药材学》),青竹标(《贵州植药调查》),八面风、三棱草(《贵州草药》)。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菊科植物风毛

  • 亮叶桦皮

    《中药大辞典》:亮叶桦皮药材名称亮叶桦皮拼音Liànɡ Yè Huà Pí别名桦树皮、桦杆树皮(《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

  • 兔头骨

    《中药大辞典》:兔头骨药材名称兔头骨拼音Tù Tóu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头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甘酸,平。①《别录》:

  • 绵毛金腰

    药材名称绵毛金腰拼音Mián Máo Jīn Yāo英文名Shortwoolled Goldsaxifrage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绵毛金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

  • 薄荷脑

    《中国药典》:薄荷脑药材名称薄荷脑拼音Bò He Nǎo英文名MENTHOLUM来源本品为薄荷素油中得到的一种饱和的环状醇。性状本品为无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薄荷的特殊香气,

  • 小果倒地铃

    药材名称小果倒地铃拼音Xiǎo Guǒ Dǎo Dì Línɡ别名炮卜草、金丝苦楝、三角泡、三角藤、包袱草、倒地铃(《广西中草药》),粽仔草、尪子目珠(《福建中草药》)。出处《常用

  • 云母石

    药材名称云母石拼音Yún Mǔ Shí别名白云母、银精石来源天然白云母矿石。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镇静,止血。用于心悸失眠,咯血,吐血。外用治创伤出血。用法用量3~4钱。外用适量。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