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六月合

六月合

药材名称六月合

拼音Liù Yuè Hé

别名小水药、水惊风、冷草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圆楼梯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oblongifolium Fu ex W.T.Wang[Pellionia bodinieri Levl.;Elatostema bodinieri(Levl.)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约30cm。全株无毛。叶有短柄或无柄;托叶狭三角形至钻形;叶片近纸质,斜狭长圆形,长6-14cm,宽1.4-3.5cm,先端渐尖,基部在狭侧钝或楔形,在宽侧圆形或浅心形,边缘在上部有浅钝齿,通常无毛,钟乳体极密;叶脉羽状,侧脉每侧约6条。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花序聚伞状,有短梗,直径6-15mm;苞片卵形;雄花无毛,花被片5,直径约3mm,雌花序成对腋生,长3-9mm,有2-3分枝,枝瑞生花序托,边缘有披针形苞片,小苞片近条形,长0.5-lmm。瘦果卵形,长约1mm,约有8条纵肋。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900m的山地林下或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辛;苦;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骨折扭伤肿痛;疮肿;风热感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麻,性平。有行血、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骨折,扭伤,疮疖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寄马桩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马桩药材名称寄马桩拼音Jì Mǎ Zhuānɡ别名鸡麻抓、赫勒尼-努德[蒙名]来源百合科天冬属植物戈壁天门冬Asparagus gobicus N. Iran. ex

  • 鸡翔草

    药材名称鸡翔草别名多叶棘豆、长肉芽草、狐尾藻棘豆来源豆科鸡翔草Oxytropis myriophylla (Pal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内蒙古。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 扶栘木皮

    药材名称扶栘木皮拼音Fú Yí Mù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唐棣的树皮。原形态唐棣(《诗经》),又名:栘(《尔雅》),栘杨、高飞、独摇(崔豹《古今

  • 假木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木豆药材名称假木豆拼音Jiǎ Mù Dòu别名千斤拔、野蚂蝗来源豆科假木豆Desmodium triangulare (Retz.)Merr.[Dendrol

  • 水翁皮

    《中药大辞典》:水翁皮药材名称水翁皮拼音Shuǐ Wēnɡ Pí别名水翁树皮(《本草求原》)。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树皮。夏、秋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翁花

  • 毛足铁线蕨

    药材名称毛足铁线蕨拼音Máo Zú Tiě Xiàn Jué英文名Bonat's Maidenhair别名毛脚钱线蕨、猪鬃草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毛足铁

  • 零余子

    《中药大辞典》:零余子药材名称零余子拼音Línɡ Yú Zǐ别名署预子(《本草拾遗》),薯蓣果(《江西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叶腋间之珠芽。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藏荆芥

    药材名称藏荆芥拼音Cánɡ Jī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eta angustifolia C.Y.Wu原形态藏荆芥,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

  • 玉帘

    药材名称玉帘拼音Yù Lián别名白菖蒲莲、肝风草、葱兰来源石蒜科玉帘Zephyranthes candida Her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南方栽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平肝熄

  • 地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胆药材名称地胆拼音Dì Dǎn别名圆胸地胆来源昆虫纲鞘翅目芫菁科圆胸地胆芫菁Meloe corvinus Marseul,以全虫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性味辛,热;有大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