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兰花石参

兰花石参

药材名称兰花石参

拼音Lán Huā Shí Shēn

别名兰花鸡肉参、土沙参、紫花参、小石参、土桔梗、山鹅儿肠、土人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西南风铃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anula colorata Wall. [C. pallide WALL.; C. colorata Wall.var. tibetica Hook. F. et Thom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西南风铃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胡萝卜状,有时仅比茎稍粗。茎单生,少分支,上升或直立,被开展的硬毛。茎下部的叶有带翅的柄,上部的无柄;叶片椭圆形,鞭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4cm,宽0.5-1.5cm,先端急尖或钝,边缘有疏锯齿或近全缘,上面被贴生伏刚毛,下面仅叶脉具刚毛或密被硬毛。花下垂,顶生于主茎及分枝上,有时组成聚伞花序;花萼筒部圆锥状,被粗刚毛,裂片三角形至三角状钻形,长3-7mm,宽1-5mm,全缘或有细齿,背面仅脉上具刚毛或全面被刚毛;花冠紫色或蓝紫色或蓝色,和状钟形,长8-15cm,分裂达1/3-1/2;花柱长不及花冠长的2/3,内藏冠筒内。蒴果倒圆锥状。种子长圆形,稍扁。花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4000m的山坡草地和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补虚止血。主风湿痹痛;瘫痪;破伤风;虚痨咳血;病后体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

注意《云南中草药》:"忌酸冷、豆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绿芨

    药材名称小绿芨别名小石斛、石链子、石寸连来源兰科石豆兰属植物石串莲Bulbophyllum calodictyon Schlecht.,以假鳞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多鲜用。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润肺

  • 大刺儿菜

    《中药大辞典》:大刺儿菜药材名称大刺儿菜拼音Dà Cì ér Cài别名大蓟,绛策尔那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大刺儿莱的全草。8~10月

  • 猪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鬃草药材名称猪鬃草拼音Zhū Zōnɡ Cǎo别名铁线蕨、铁线草、水猪毛七、猪毛七、石中珠、乌脚芒、铁丝草来源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

  • 榕树胶汁

    《中药大辞典》:榕树胶汁药材名称榕树胶汁拼音Rónɡ Shù Jiāo Zhī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种植物榕树的树脂。功能主治治目翳,赤眼,瘰疬,唇疔,牛皮癣。①《生草药性备要

  • 兔毛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兔毛蒿药材名称兔毛蒿拼音Tù Máo Hāo别名线叶菊、西伯利亚艾菊、兔子毛、疔毒花、惊草、荆草来源菊科兔毛蒿Filifolium sibiricum (L.)

  • 《全国中草药汇编》:藕药材名称藕拼音ǒu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根状茎。秋冬采挖,多生用。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止渴除烦。用于热病烦渴,咯血,

  • 鹿皮

    《中药大辞典》:鹿皮药材名称鹿皮拼音Lù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皮。炮制用温水浸泡,去净毛、垢,切成小块,风干。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咸,无

  • 松笔头

    《中药大辞典》:松笔头药材名称松笔头拼音Sōnɡ Bǐ Tóu别名松树蕊(《滇南本草》),松木笔(广西)。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幼枝尖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橘饼

    《中药大辞典》:橘饼药材名称橘饼拼音Jú Bǐ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等的成熟果实,用蜜糖渍制而成。性味①《食物宜忌》:"味甘,性温。"②《随息居饮食谱》

  • 沙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七药材名称沙七别名白小黄来源蓼科沙七Rheum delavay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止血生肌。主治肺热咳嗽,咽喉疼痛,大便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