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地耳根

大叶地耳根

药材名称大叶地耳根

拼音Dà Yè Dì ěr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阔叶风车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itum latifolium BI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阔叶风车子CombretumlatifliumB1.大藤本,长可达30m。小枝被鳞片,通常无毛,间或带红色,节部膨大。叶对生;叶柄长1.5-2.5cm;叶片革质,阔椭圆形或椭圆形,长7-15cm,稀达18(-20)cm,宽5-8cm,稀达13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钝圆,两面无毛,幼时被稀疏而明显鳞片,老熟时密被极细鳞片,但个别鳞片不明显,侧脉6-8对,脉腋有小窝穴,但无毛,中肋侧脉在背面突出,网脉较疏,两面可见。总状花序腋生或组成顶生圆锥花序,密被绒毛状微柔毛;花缘白色至黄绿色,极香,极多;苞片极小,早落;萼管漏斗状,后呈钟状,外面密布极短的绒毛状微柔毛和微小黄色的鳞片,内有一短毛环,毛长不超过萼齿,萼齿4,三角形,花时向外反折;花瓣4,长圆状倒卵形,顶端内凹,基部具短爪,与萼齿等长;雄蕊8枚,长约8mm;子房略具4棱,基部渐狭成柄,花柱粗壮,无鳞片,长9mm,棒状,顶端最宽;胚珠通常2颗。果圆形或倒卵形,顶端微凹,长与宽相等,2.5-3cm,具4翅,光亮而有脉纹,浅黄色至浅棕色,无鳞片,被稀少的短毛;果柄长58mm。花期1-4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40-1000m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止痛止泻。主跌打损伤;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油

    《中国药典》:麻油药材名称麻油拼音Má Yóu英文名OLEUM SESAMI来源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状本品为淡

  • 墨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墨七药材名称墨七别名独儿七、活血莲、鞘叶乌头、笋尖七来源毛茛科墨七Aconitum vaginatum Prit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贵州、四川。性味辛、苦,温。有小

  • 落霜红根

    《中药大辞典》:落霜红根药材名称落霜红根拼音Luò Shuānɡ Hónɡ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冬青科植物落霜红的根。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肺痈,汤火

  • 金钩如意草

    药材名称金钩如意草拼音Jīn Gōu Rú Yì Cǎo别名水黄连、五味草、水金钩如意、地堇苗、大理紫堇来源罂粟科金钩如意草Coryolalls taliensis Franch.

  • 白檀根

    药材名称白檀根拼音Bái Tán Gēn别名***子、蛤蟆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嫩枝和叶背通常疏生白色毛

  • 紫苏

    药材名称紫苏拼音Zǐ Sū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来源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带枝嫩叶。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 藨寄生

    药材名称藨寄生拼音Pāo Jì Shēnɡ别名石腊竹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藨寄生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adouia ruborum Gamble et Prain [G. yunnan

  • 臭油果

    药材名称臭油果拼音Chòu Yóu Guǒ别名大香果、香桂子、野香油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三股筋香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thomsonii Allen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果熟

  • 祁州一枝蒿

    药材名称祁州一枝蒿拼音Qí Zhōu Yì Zhī Hāo别名蛇舌草、竹叶艾(《广西药植名录》),鱼胆草、苦蒿(《云南中草药》)。出处《祁州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飞蓬的全草。原形态

  • 田高粱

    药材名称田高粱别名褐穗飘拂草、牛毛毡、牛毛草、狗毛草来源莎草科田高粱Fimbristylis fusca (Nees) C. B. Clakl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湖南、云南、贵州至广东。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