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瓦韦膜叶星蕨

大瓦韦膜叶星蕨

药材名称大瓦韦膜叶星蕨

拼音Dà Wǎ Wéi Mó Yè Xīnɡ Jué

别名大风草、爬山姜、断骨粘、宝剑草、光石韦、大石韦、岩姜七、鸡足莲、大叶包针

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以“大风草”为名,云:“大风草,石韦之类,而叶长尺许,薄脆,横直纹,皆类蕉叶,背有白绿点。盖无风自摇者。”所述及附图,其原植物与本品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膜叶星蕨带根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sorium membranaceum(Don)Ching[Polypodium membranaceum D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50-80cm。根茎粗壮,横生,被阔披针形鳞片、渐尖头,近全缘。叶近生;叶柄长1-2cm,淡棕色;叶片膜质或薄纸质,阔披针形至椭圆披针形,长50-80cm,中部最宽可达14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狭翅,几达叶柄基部,全缘或略呈波状;侧脉明显,两面均隆起,近平展,横脉在每对侧脉之间有4-6条。孢子囊群小,背生于小脉连结处,不规则地满布于各侧脉之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左右的山谷溪旁阴湿地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散瘀消肿;止血。主膀胱炎;尿道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三叶耳蕨

    药材名称小三叶耳蕨拼音Xiǎo S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Hancock's Shield Fern别名蛇舌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小三

  • 还阳参

    《中药大辞典》:还阳参药材名称还阳参拼音Hái Yánɡ Shēn别名天竺参、万丈深、竹叶青、独花蒲公英(《滇南本草》),铁刷把、有根无叶(《文山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

  • 毛麝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麝香药材名称毛麝香拼音Máo Shè Xiānɡ别名麝香草、凉草、五凉草、酒子草、毛老虎、饼草、香草[广西]来源为玄参科毛麝香属植物毛麝香Adenosma g

  • 马皮

    《中药大辞典》:马皮药材名称马皮拼音Mǎ Pí出处《食疗本草》来源马科动物马的皮。功能主治①《圣惠方》:"治小儿赤秃,以赤马皮、白马蹄烧灰,和腊猪脂敷之。"②《滇南本草》

  • 野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根药材名称野牡丹根拼音Yě Mǔ Dān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切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①

  • 石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榴花药材名称石榴花拼音Shí Liu Huā来源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以花入药。夏秋采,晒干。性味酸、涩,温。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杀虫

  • 黄粱米

    《中药大辞典》:黄粱米药材名称黄粱米拼音Huánɡ Liánɡ Mǐ别名竹根米(《千金·食治》),竹根黄(《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植物黄粱的种仁。原形态梁为禾本科

  • 瑞香花

    《中药大辞典》:瑞香花药材名称瑞香花拼音Ruì Xiānɡ Huā别名麝囊(《群芳谱》),蓬莱花(《花镜》),雪花、夺香花(《广东新语》),野梦花、山梦花(《贵州草药》),雪地开花、红总管、

  • 吐烟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吐烟花药材名称吐烟花拼音Tǔ Yān Huā别名吐烟草来源荨麻科吐烟花Pellionia repens (Lour.)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性味甘、微涩,凉。

  • 苏合香

    《中国药典》:苏合香药材名称苏合香拼音Sū Hé Xiānɡ英文名STYRAX别名苏合油、流动苏合香来源本品为金缕梅科枫香属植物苏合香树Liquidambar orientalis M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