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太白小紫菀

太白小紫菀

《中药大辞典》:太白小紫菀

药材名称太白小紫菀

拼音Tài Bái Xiǎo Zǐ Wǎn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垂头菊全株

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20~25厘米。茎单生,直立,细弱,有沟纹。基生叶肾形,长2~3厘米,边缘有钝齿,叶柄长3~10厘米;茎生叶1片,叶柄基部膨大为鞘状。头状花序单一,放射状,有线形小苞2~3片;花暗紫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冠毛丰富,长5毫米.瘦果长4毫米,结果后花序头俯垂。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草坡或山顶。分布陕西、青海、甘肃等地。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宽胸利气治痰喘咳嗽,气管炎,肺结核,肺痈,劳伤,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太白小紫菀

药材名称太白小紫菀

拼音Tài Bái Xiǎo Zǐ Wǎn

英文名all-grass of Hooker cremanthodium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垂头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emanthodium hookerii Clarke[Ligu-laria hookerii (C.B.Clarke) Hand.- Mazz.]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时采收,阴干。

原形态垂头菊 多年生小草本,高20-25cm。茎直立,单生,细弱,有沟纹。基生叶肾形,长2-3cm,边缘有钝 齿;叶柄长3-10cm;茎生叶1片,叶柄基部膨大成鞘状。头状花序单一,放射状,有线形小苞2-3片;花暗紫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瘦果长约4mm,结果后花序头俯垂;冠毛丰富,长约5mm。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坡或山顶。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主痰喘咳嗽;肺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粪鬼伞

    药材名称粪鬼伞别名粪生鬼伞、堆肥鬼伞、鬼盖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粪鬼伞Coprinus sterquilin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末及夏、秋雨后,产生在粪堆上。分布于河北、山西

  • 朱砂菌

    药材名称朱砂菌拼音Zhū Shā Jūn别名橘皮蕈、胭脂菰、胭脂栓菌出处吴林息园《吴蕈谱》载:“橘皮蕈,红如橘皮,味亦带辣。”即指多孔菌科栓菌属红栓菌,而其变种外形及生境分布与正种基本相同,因此也应当

  • 岗梅

    药材名称岗梅拼音Gǎnɡ Méi别名点称星、称星树、土甘草、山梅根、假青梅、白点秤、天星木、秤星树、百解茶来源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 (Hook. et Arn.

  • 狗泡草

    药材名称狗泡草拼音Gǒu Pào Cǎo别名毛虫包、火漂藤(《陆川本草》),白泡草、毛虫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半桂花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亚灌木状草本。茎

  • 绣线菊叶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叶药材名称绣线菊叶拼音Xiù Xiàn Jú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的叶。春、秋采收,鲜用或晒干研末用。原

  • 锦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锦葵药材名称锦葵别名小熟季花来源锦葵科锦葵Malva sinensis Cav.以花、叶、茎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常有栽培。化学成分花含粘液质,紫色花含一种花色甙:锦葵花甙(mal

  • 干地黄

    《中药大辞典》:干地黄药材名称干地黄拼音Gān Dì Huánɡ别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10~1

  • 杏叶防风

    《中药大辞典》:杏叶防风药材名称杏叶防风拼音Xìnɡ Yè Fánɡ Fēnɡ别名骚羊古、瘙疡股(《草木便方》),蜘蛛香,山当归(《分类草药性》),小菊花、山茴香、大寒药

  • 芋儿七

    药材名称芋儿七拼音Yù ér Qī别名玉儿七、佛手七、头顶一颗珠(《中国经济植物志》),黄花三七(《浙江中药资源名录》),鱼儿七、狮儿七(《陕西中草药》),尸儿七(《陕西草药》)。

  • 鹅胆

    《中药大辞典》:鹅胆药材名称鹅胆拼音é Dǎ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胆或胆汁。化学成分胆汁含鹅脱氧胆酸。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纲目》:&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