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安徽刺黄柏

安徽刺黄柏

药材名称安徽刺黄柏

拼音ān Huī Cì Huánɡ Bò

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

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nhweiensis Ahrend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茎枝,去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黄柏,落叶灌木,高1-2m。小枝稍有棱角,老枝黄色或暗棕色,有少数黑色疣点,刺单生或3叉,长1.5-3cm。叶簇生;柄长0.5-1cm;叶片椭圆形,倒卵形勤俭到卵状椭圆形,长2-6cm,宽1.5-3.5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刺状锯齿15-25,齿距2-3mm,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网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长3-4cm,有花10-20朵;花黄色,直径约1cm,花被6,内轮花瓣基部有2枚腺体;雄蕊6,花药2瓣裂;子房1,内含1-2枚胚珠。浆果椭圆形,红色,略被粉状物。花期4-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的山间灌丛、溪边或林下石隙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枝圆柱形,稍直,多分枝,直径1-5mm,长短不一。表面黑褐购或棕黑色,具纵皱纹,针刺多单一,稀三叉。质硬,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怀;横切面皮部淡黄色,木部黄色,有较密放射状纹理,髓部较小,黄白色。气微,味苦。

以茎枝粗壮、断面色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排列紧密。皮层较窄;纤维单个散在,壁薄。维管束外韧型,20-28个环列;韧皮部较窄;束中形成层2-3列细胞;木质部发达,导管直径可达50μm,木纤维众多,排列紧密。射线较平直,宽1-7列细胞。髓约占直径的1/4,由薄壁细胞组成,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柱晶或方晶。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带下;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浮小麦

    《全国中草药汇编》:浮小麦药材名称浮小麦拼音Fú Xiǎo Mài来源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果实成熟时采收,取瘪瘦轻浮与

  • 蜂药

    药材名称蜂药拼音Fēnɡ Yào别名翠云草、翠羽草、石打穿、水梭罗、家昌金、小爬岩草、地虱子、风轮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疏叶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kraussi

  • 驴乳

    《中药大辞典》:驴乳药材名称驴乳拼音Lǘ Rǔ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乳汁。化学成分含水分90.12%、酪蛋白0.70%、清蛋白1.06%、脂肪1.37%、乳糖6.19%、灰分0

  • 豺皮樟根

    药材名称豺皮樟根拼音Chái Pí Zhānɡ Gēn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樟科植物扬子黄肉楠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扬子黄肉楠,又名:白柴、香叶子、剥皮枫、花壳柴、过山香、山肉桂。

  • 刺龙牙

    药材名称刺龙牙拼音Cì Lónɡ Yá别名刺老牙、鹊不踏、刺老鸦、虎阳刺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根皮和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elata(Miq.)Seem.[Dimor-

  • 水禾麻

    《中药大辞典》:水禾麻药材名称水禾麻拼音Shuǐ Hé Má别名山麻(《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大水麻、水苏麻(《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苎麻科植物大叶苎麻的根

  • 皱叶羊蹄

    药材名称皱叶羊蹄拼音Zhòu Yè Yánɡ Tí别名野菠菜,癣药草。土大黄、牛舌菜(《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假菠菜的全草。原形态一年

  • 佛肚花

    《中药大辞典》:佛肚花药材名称佛肚花拼音Fó Dù Huā别名岩白菜,虎皮、小荷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佛肚花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

  • 皂荚叶

    《中药大辞典》:皂荚叶药材名称皂荚叶拼音Zào Ji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皂荚"条。化学成分同属植物山皂荚的

  • 葛粉

    《中药大辞典》:葛粉药材名称葛粉拼音Gě Fěn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化学成分葛粉的一般分析为淀粉76.144%,蛋白质0.082%,纤维素0.36%,灰分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