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木豆叶

木豆叶

《中药大辞典》:木豆叶

药材名称木豆叶

拼音Mù Dòu Yè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豆科植物木豆叶片,随时可采。

性味平,淡。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痘毒,消炎肿。治小儿水痘,痈肿。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木豆叶

药材名称木豆叶

拼音Mù Dòu Yè

英文名Leaf of Cajan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木豆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janus cajan(L.)Millisp.[Cytisus cajan L.]

采收和储藏:生长期均可采集,鲜用。

原形态木豆直立矮灌木,高1-3m,全体灰绿色。多分枝,小枝条弱,有纵沟纹,被灰色柔毛。三出复叶,互生;托叶小;叶柄长约2cm,向上渐短;叶片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1-3.5cm,先端锐尖,全缘,两面均被毛,下面具有不明显腺点。总状花序腋生,具梗;花蝶形;萼钟形,萼齿5,内外生短柔毛并有腺点;花冠红黄色,长约1.8cm,旗瓣背面有紫褐色条纹,基部有丝状短爪,爪顶有一对弯钩状附属体;雄蕊10,二体;心皮1,花柱细长线形,基部有短柔毛,柱头渐尖,密被黄色短柔毛。荚果条形,长4-7cm,两侧扁压,有长喙,果瓣于种子间具凹入的斜槽纹。种子3-6粒,近圆形,种皮暗红色,有时有褐色斑点,种脐侧生。花期2-11月,果期3-4月及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600m的山坡、砂地、丛林中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淡;平;有小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小儿水痘,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豚卵

    《中药大辞典》:豚卵药材名称豚卵拼音Tún Luǎn别名豚颠(《本经》),猪石子(《济生方》),猪睾丸(《本草蒙筌》)。出处《本经》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睾丸。一般可在阉割小猪时收集。原形态动物

  • 秦岭冷杉

    药材名称秦岭冷杉别名蒲松果、冷杉果、松梅来源松科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 Van Tiegh.,以球果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消炎,止痛。主治月经不

  • 漏斗菜

    药材名称漏斗菜拼音Lòu Dǒu Cài别名血见愁(《东北药植志》)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花耧斗菜或尖萼耧斗菜的带根全草。6~7月间采收,晒干。原形态①小花耧

  • 蛤蒌

    药材名称蛤蒌拼音Há Lóu别名假蒌、假蒟、臭蒌、山蒌、大柄蒌、马蹄蒌、钻骨风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假蒌Piper sarmentosum Roxb.,以全株、根、叶或果实入药。全株

  • 蚱蜢

    《全国中草药汇编》:蚱蜢药材名称蚱蜢拼音Zhà Měnɡ别名蚂蚱、油蚂蚱、草蜢子来源蚱蜢科昆虫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以干燥虫体入药。夏秋捕捉,开水烫死,晒干。性味辛,

  • 藤杜仲

    《中药大辞典》:藤杜仲药材名称藤杜仲拼音Ténɡ Dù Zhònɡ别名土杜仲(《广西中兽医药植》),红杜仲(《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或

  • 干冬菜

    药材名称干冬菜拼音Gān Dōnɡ Cài别名霉干莱(《纲目拾遗》),陈干菜(《本草再新》)。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茎叶,经盐腌蒸晒而成。原形态形态详"菘菜&qu

  • 金铁锁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铁锁药材名称金铁锁拼音Jīn Tiě Suǒ别名独钉子、独定子、昆明沙参、金丝矮陀陀、对叶七、白马分鬃、独鹿角姜、百步穿杨、穿石甲、蜈蚣七[云南]来源石竹科金铁锁属植物金铁锁Ps

  • 美洲凌霄

    药材名称美洲凌霄拼音Měi Zhōu Línɡ Xiāo英文名Common Trumpetcreeper Flower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美凌霄Campsis radicans (L.)Seem

  • 黄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背草药材名称黄背草别名进肌草、黄背茅、草糖来源禾本科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 Forsk. var. japonica (Willd.) Makino,以全草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