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梅梗

梅梗

《中药大辞典》:梅梗

药材名称梅梗

拼音Méi Gěnɡ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带叶枝梗

功能主治《道听集》:"治妇人三月久惯小产,梅梗三、五条,煎浓汤饮之,复饮龙眼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梅梗

药材名称梅梗

拼音Méi Gěnɡ

英文名twig of Japanese Apricot, twig of Mumeplant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梅梗,诸梅树皆可用,以绿萼者佳。凡梅有气条,青翠色,此条无叶,止光梗出枝罅,薛生白曾言用以通上下膈气有效,此气条而非梗也。用梗,以带叶成枝者入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带叶枝条。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meniaca mume Sieb. [Prunus mume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将带叶的枝条剪下,切段鲜用。

原形态梅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m。树皮淡灰色,小枝细长,先端刺状。单叶互生;叶柄长1.5cm,被短柔毛;托叶早落;叶片椭圆状宽卵形,春季先叶开花,有香气,1-3朵簇生于二年生侧枝叶腋。花梗短;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5白色或淡红色,直径约1.5cm,宽倒卵形;雄蕊多数。果实近球形,直径2-3cm,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核椭圆形,先端有小突尖,腹面和背棱上的沟槽,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春季,果期5-6月。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多已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最多。

性味酸;微苦;涩;平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理气安胎。主妇女小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道听集》:治妇人三月久惯小产,梅梗三、五条,煎浓汤饮之,复饮龙眼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钭叶榕

    药材名称钭叶榕别名酸叽叽树、马勒来源桑科钭叶榕Ficus gibbosa Blume,以树皮及寄生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消炎、解痉。主治感冒。高热

  • 杜梨

    药材名称杜梨拼音Dù Lí别名棠梨、海棠梨、野梨子、土梨来源蔷薇科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unge,以树皮、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

  • 丁香

    《中国药典》:丁香药材名称丁香拼音Dīnɡ Xiānɡ英文名FLOS CARYOPHYLLI来源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

  • 白饭树根

    《中药大辞典》:白饭树根药材名称白饭树根拼音Bái Fàn Shù Gēn别名薏米蕴(《岭南采药录》),鱼眼报(《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大戟料植物白

  • 刺子莞

    药材名称刺子莞别名龙须草、绣球草来源莎草科刺子莞Rhynchospora rubra (Lour.)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东、西南、华南。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淋浊。用

  • 大飞扬

    药材名称大飞扬拼音Dà Fēi Yánɡ别名马鞍叶羊蹄甲(《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蝴蝶风、羊蹄藤(《广西中药志》),夜合叶(《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广西中药志》来

  • 亮光菜

    药材名称亮光菜拼音Liànɡ Guānɡ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路南凤仙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etiens loulanensis Hook.f.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

  • 番石榴叶

    《中药大辞典》:番石榴叶药材名称番石榴叶拼音Fān Shí Liu Yè别名鸡矢茶(《广西中药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叶。采嫩叶晒干。化学成分叶含β-

  • 芒根

    《中药大辞典》:芒根药材名称芒根拼音Mánɡ Gēn别名芭茅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国药提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芒的根,秋、冬采收。功能主治治咳嗽,白带,小便不利。①《分类草药性》:&quo

  • 柳叶卫矛

    药材名称柳叶卫矛拼音Liǔ Yè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柳叶卫矛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lawsoniiC.B. Clarkevar. Salicifol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