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水石油菜

水石油菜

药材名称水石油菜

拼音Shuǐ Shí Yóu Cài

别名虎牙草、地油仔、蚯蚓草、矮冷水花苔水花透明草、圆叶豆瓣草、坐镇草、水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齿叶矮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peploides (Gaud.)Hook.et Arn.var.major Wed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草本,高达15cm。茎肉质,有分枝,全株无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纤细;叶片菱状卵形或近扁形,长4-15mm,宽5-16mm,先端圆形或钝,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中部以上有浅牙齿,上面密生短杆状钟乳体,下面有暗紫腺点;基出脉3条,网脉不明显。花雌雄同株;二歧聚伞花序或伞房状,近无总花梗;雄花少数,花被片4,雄蕊4;雌花花被片3,中间1枚较长。瘦果卵形,扁,褐色,表面具刺状突起。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阔叶林下、沟边湿地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淡;微辛;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祛风除湿;祛瘀止痛。主咳嗽;哮喘;风湿痹痛;水肿;跌打损伤;骨折;痈疖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鲜品可用至30-60g;或浸酒。外用:鲜全草适量,捣敷;或浸酒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桂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桂花药材名称桂花拼音Guì Huā别名银桂、木犀、九里香来源木犀科木犀属植物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以花、果实及根入药。秋季采花;冬季采果;

  • 岗梅叶

    《中药大辞典》:岗梅叶药材名称岗梅叶拼音Gǎnɡ Méi Yè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叶。随时可采。功能主治治感冒,跌打损伤,痈毒,疔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

  • 水鳖

    药材名称水鳖拼音Shuǐ Biē别名水白、水苏、芣菜、马尿花、水旋覆、油灼灼、白苹出处水鳖之名始载于《庚辛五册》(据《纲目》)。1.《野菜赞》云:“油灼灼,苹类,圆大一缺,背点如水泡,一名芣菜,沸汤过

  • 牛耳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耳岩白菜药材名称牛耳岩白菜拼音Niú ěr Yán Bái Cài别名岩白菜[贵州]。猫耳朵[贵州安顺]、石三七[广西贵县]、石虎耳、金山

  • 鹿骨

    《中药大辞典》:鹿骨药材名称鹿骨拼音Lù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骼。性味《药性论》;"味甘,微热,无毒。"功能主治补虚羸,强筋骨。①《别录》:&q

  • 奇蒿

    药材名称奇蒿拼音Qí Hāo别名刘寄奴[江苏、上海]、南刘寄奴、千粒米、六月霜来源菊科艾属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以带花全草入药。8~9月花期采收,连根

  • 穿根藤

    《中药大辞典》:穿根藤药材名称穿根藤拼音Chuān Gēn Ténɡ别名春根藤(《广东中药》),木头疳(《广西药植名录》),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广东中草药》)。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

  • 绿绒蒿

    《中药大辞典》:绿绒蒿药材名称绿绒蒿拼音Lǜ Rónɡ Hāo别名阿拍色鲁(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全缘绿绒蒿的花、果实或全草。7~8月采收花、果实或全草(除去毛刺)

  • 天目琼花

    药材名称天目琼花来源忍冬科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 Koehne var. calvescens Rehd.,以嫩枝、叶、果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活血,镇痛,

  • 匙羹藤

    药材名称匙羹藤拼音Chí Gēnɡ Ténɡ别名武靴藤、金刚藤、蛇天角、饭杓藤来源萝藦科匙羹藤属植物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 (Retz.)Schult.[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