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水贯众

水贯众

药材名称水贯众

拼音Shuǐ Guàn Zhònɡ

别名贯众、小贯众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陕西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shensiense Chri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挖出后除去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20-40cm。根茎短,直立或斜升,连同叶柄基部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全缘。叶簇生;叶柄长5-7m,深禾秆色,向上被阔卵形和披针形鳞片;叶片草质,线状披针形,长20-30m,宽2-3m,基部渐变狭,最下1对缩成耳形,沿叶轴、羽轴和叶脉被纤维状鳞片,二回羽状深裂;羽片28-32对,互生,相距1-1.5m,中部以下渐缩短,羽状深裂;裂片3-5对,长圆至三角形,基部1对通常较大,先端短芒状,边缘有疏细齿,基部与羽轴两侧狭翅相连;叶脉羽状,侧脉常单一,伸达齿端。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小脉先端,每裂片有1-2对;囊群盖棕色,边缘啮蚀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3200m的较干旱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青海等地。

性味苦;涩;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驱虫;预防流感;乙脑;麻疹;腮腺炎。主痢疾;吐血;衄血;崩漏;蛲虫;钩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刀灰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刀灰树药材名称刀灰树别名光叶山矾、滑叶常山来源山矾科刀灰树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 et Zuc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平。功能主

  • 扇叶阴地蕨

    药材名称扇叶阴地蕨拼音Shàn Yè Yīn Dì Jué别名高山独角蒿、蕨藄、独脚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扇羽小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chium lunaria(L.)S

  • 洋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洋地黄药材名称洋地黄别名毛地黄来源玄参科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上海、浙江、北京等地有栽培。化学成分含强心甙类:①洋地黄毒甙(digit

  • 牡荆

    药材名称牡荆拼音Mǔ Jīnɡ别名黄荆、小荆、楚性味实:苦、温、无毒。叶:苦、寒、无毒。根:甘、若、平、无毒。茎:甘、平、无毒。功能主治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

  • 毛八角莲

    药材名称毛八角莲拼音Máo Bā Jiǎo Lián别名独叶一枝花(《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小檗科植物毛八角莲的块茎。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茎块状,蔓生,

  • 毛草龙根

    药材名称毛草龙根拼音Máo Cǎo Lónɡ Gēn英文名Ludwigia octoualuis(Jacq.)Raven别名水丁香头、水丁香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水丁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三钻七

    药材名称三钻七拼音Sān Zuàn Qī别名三钻风、甘姜、香丽木、山胡椒来源樟科钓樟属植物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 Blume,以树皮入药。四季可采,多用鲜品或晒干用。性

  • 熊油

    药材名称熊油拼音Xiónɡ Yóu别名熊脂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马熊Ursus pruinosus Blyth;棕

  • 胡麻仁

    药材名称胡麻仁来源本品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种子。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脾、肝、肾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用法用量三钱至一两,打碎,煎服;或炒熟

  • 羊须

    《中药大辞典》:羊须药材名称羊须拼音Yánɡ Xū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的须。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小儿口疮,蠼螋尿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