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牛蒡

牛蒡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蒡

药材名称牛蒡

来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根。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用。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疮疖肿痛,脚癣,湿疹。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牛蒡

药材名称牛蒡

拼音Niú Bànɡ

别名恶实、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

性味(子)辛、平、无毒。

(根、茎)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1、身肿欲裂。用牛蒡子二两,炒过,研细。每服二钱,温水送下。一日服三次。

2、风热浮肿(咽喉闭塞)。用牛蒡子一合,炒半生半熟,研细。每服一匙,热酒送下。

3、小舌痛。用牛蒡子、石膏,等分为末,茶调服。

4、小舌痛。用牛蒡子(炒)、甘草(生),等分为末。水煎,含咽。此方名“启关散”。

5、风热瘾疹。用牛蒡子(炒)、浮萍等分为末。每服二钱,以薄荷汤送下。

6、牙痛。用牛蒡子(炒过),煎水含嗽。

7、妇女吹乳。用牛蒡子一钱、麝香少许,温酒小口送下。

8、关节肿痛(风热攻犯手指,赤肿床木,甚至攻达肩背两膝,遇暑热则便秘)。用牛蒡子三两,新豆豉(炒)、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

9、流行性热症(小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思饮食)。用牛蒡根捣汁服一小碗,有效。

10、伤寒抽筋(汗后受寒,手足抽痛)。用牛蒡根十条,麻黄牛膝天南星各六钱,先锉后研,加好酒一升,再同研,榨药取汁,煎成黑膏。每服一钱,温酒送下。一日服三次。

11、一切风疾,年久不愈。用牛蒡根一升,生地黄枸杞子牛膝各三升,装在袋子里,泡在三升酒内。每天取饮适量。

12、老人中风(口目抽动,烦闷不安)。用牛蒡根去皮,切一升,晒干,打成面,加大米四合,合做成饼,在豉汁中煮熟,添葱椒五味。经常空心取食,极有效。

13、头面忽肿,或连手足红肿。用牛蒡根洗净研烂,加酒煎成膏,摊布上贴肿处。同时以热酒送服根末一、二匙,即感肿消痛减。

14、头风白屑。用牛蒡叶捣汁,熬浓涂头上。第二天早晨,以皂荚水洗去。

15、喉中热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

16、牙痛。齿龈肿,用牛蒡根一斤,捣汁,加盐花一钱,在银器中熬成膏,涂牙龈。

17、项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或将根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常服。

18、小便不通、脐腹急痛。用牛蒡叶汁、生地黄汁各二合,和匀,加蜜二合。每取一合,又水半碗,煎开几次,调滑石末一钱服下。

19、诸疮肿毒。用牛蒡根三条,洗净,煮烂,捣成汁,加米煮粥,每食一碗。

20、月经不通(腹肋胀痛)。用牛蒡根二斤,锉小,蒸三遍,装入布袋,在二斗酒中泡五天。饭前温服一碗

各家论述元代李杲说:“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风是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虎杖叶

    《中药大辞典》:虎杖叶药材名称虎杖叶拼音Hǔ Zhànɡ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异槲皮甙,较多的叶绿醌C和叶绿醌B,鞣质17%。功能主治①《本草

  • 细叶藁本

    药材名称细叶藁本拼音Xì Yè Gǎo Bě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细叶藁本的根和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etnussimum (Nakai)Ki-tag.(Angelic

  • 新疆香堇

    药材名称新疆香堇拼音Xīn Jiānɡ Xiānɡ Jǐn别名紫花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香堇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ola oxycentra Juz.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

  • 猪蹄甲

    《中药大辞典》:猪蹄甲药材名称猪蹄甲拼音Zhū Tí Jiǎ别名猪悬蹄(《本经》),猪悬蹄甲(《千金·食治》),猪蹄合子(《圣济总录》),猪爪甲(《普济方》),猪退(《纲目》)。出

  • 大膜盖蕨

    药材名称大膜盖蕨拼音Dà Mó Gài Jué英文名Immersed Leucosteg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大膜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osteg

  • 绣线菊根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根药材名称绣线菊根拼音Xiù Xiàn Jú Gēn别名火烧尖、土黄连(《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或光叶绣线菊的

  • 食盐

    《中药大辞典》:食盐药材名称食盐拼音Shí Yán别名盐(《周礼》),咸鹾(《礼记》)。出处《别录》来源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 龙珠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果药材名称龙珠果拼音Lónɡ Zhū Guǒ别名龙须果、大种毛葫芦来源西番莲科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酸,

  • 毛发唐松草

    药材名称毛发唐松草拼音Máo Fā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珍珠莲、马尾黄连、水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菜科植物毛发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trichopus

  • 慈竹根

    《中药大辞典》:慈竹根药材名称慈竹根拼音Cí Zhú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