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白细辛

白细辛

药材名称白细辛

拼音Bái Xì Xīn

别名贝茜花(《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长达10厘米。叶基生,心形或肾形,长5~9厘米,宽4~16厘米,先端圆或渐尖,边缘具圆锯齿,基部心形或圆耳垂状,有时互相接近,两面无毛或偶在下面沿脉疏生柔毛;叶柄长可达22厘米。花茎高14~48厘米,上部密生短柔毛;复聚伞花序圆锥状;苞片数枚,披针形;花白色,径约1厘米,花被5片,卵圆形至狭长椭圆形;雄蕊多数;心皮单生,蓇葖果长矩形,扁平,可达1.5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有1钩状突起,表面枝细柔毛。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阴处。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

性味性温,味辛,无毒。

功能主治镇痛,散风寒。治风湿筋骨痛,腰腿酸痛,头晕及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浸酒。

复方治牙痛:白细辛、石膏地骨皮板蓝根白茅根。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圆叶锦葵

    药材名称圆叶锦葵拼音Yuán Yè Jǐn Kuí别名土黄芪来源锦葵科锦葵属植物圆叶锦葵Malva rotundifolia L.,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

  • 小盘木

    药材名称小盘木拼音Xiǎo Pán Mù英文名Haina Microdesmis别名海南柑、枸骨树。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小盘木的嫩枝及树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

  • 丁茄

    药材名称丁茄拼音Dīnɡ Qié别名癫茄、大癫茄、野颠茄、野西红柿、钮茄根、山马铃、刺丁茄、番鬼茄来源为茄科属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 f.,以根、果或全草入药。夏、秋

  • 虎头兰

    药材名称虎头兰拼音Hǔ Tóu Lán别名树茭瓜、树蕉瓜、折鹤兰、野芭蕉、牛屎别草、大甩头、黄壳鱼子兰出处虎头兰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虎头兰硕大,多红丝,心尤斑烂,有色无香,能耐霜雪。”并附图。

  • 红胡豆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胡豆七药材名称红胡豆七别名打不死、红三七、石风丹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齿叶景天Sedum odontophyllum Ford.,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止

  • 观音莲

    《中药大辞典》:观音莲药材名称观音莲拼音Guān Yīn Lián别名海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羽裂星蕨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左右。根

  • 毛蕊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蕊花药材名称毛蕊花拼音Máo Ruǐ Huā别名一柱香、大毛叶、海绵蒲、毒鱼草来源玄参科毛蕊花属植物毛蕊花Verbascum thapsu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 针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针砂药材名称针砂拼音Zhēn Shā别名铁粉来源磨砺针时所得的细铁粉。生境分部全国各地针厂。化学成分含铁98%以上。炮制以火煅醋淬,研细入药。性味辛、酸,咸,平。功能主治除湿消积,

  • 土细辛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细辛药材名称土细辛拼音Tǔ Xì Xīn别名马辛、马细辛、马蹄细辛、马蹄香、水马蹄来源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 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

  • 鲤鱼脂

    《中药大辞典》:鲤鱼脂药材名称鲤鱼脂拼音Lǐ Yú Zhī出处《实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脂肪。化学成分市品鲤鱼l市斤含脂肪15.8克,即3.16%。鲤脂稍有绿黄色萤光,略有旋旋旋旋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