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粉藜

粉藜

《全国中草药汇编》:粉藜

药材名称粉藜

别名三齿粉、藜、咸卜子菜

来源藜科粉藜Atriplex fera (L.) Bung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内蒙古、宁夏、甘肃。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利水涩肠。主治腹泻。

用法用量鲜草1两水煎服;或干品3钱,锁阳2钱研粉,分2次冲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粉藜

药材名称粉藜

拼音Fěn Lí

别名三齿粉藜、咸卜子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野滨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riplex fera(L.)Bunge[Spinacia era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80cm。茎具条棱及绿色色条,通常自基部分枝,枝细瘦,上部常弯曲,稍有***。单叶互生;叶柄长6-12mm,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7cm,宽0.8-2cm,先端钝,基部宽楔形,全缘或稍波状,两面灰绿色,表面无毛或稍被***,背面稍被鳞桃状膜片或***,后期渐剥落。雌雄同株,团伞花序生于叶腋,雄花4基数,早落;雌花在每团伞花序中3-10或更多;通常无花被;具2苞,苞的边缘全部合生,果时两面鼓胀,表面仅有1-3个位置不走的棘状突起,顶缘有3个短齿,包注子房或果实。胞果扁平,果皮白色,膜质,与种子贴伏。种子棕色,直立。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边、碱性草地,盐渍化沙地、湖边、河滩。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等地。

性味甘;酸;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涩肠。主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鲜品可用至30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蓑衣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蓑衣莲药材名称蓑衣莲别名耳叶紫菀来源菊科蓑衣莲Aster auriculatus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麻,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平喘。主

  • 细轴荛花

    药材名称细轴荛花拼音Xì Zhóu Ráo Huā别名金腰带[湖南]、垂穗荛花来源瑞香科细轴荛花Wikstroemia nutans Champ.,以花、根、茎皮入药。生

  • 萝芙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萝芙木药材名称萝芙木拼音Luó Fú Mù来源夹竹桃科萝芙木属植物萝芙木Rauvolfia verticillata (Lour.)Baill.及云南

  • 蝮蛇骨

    《中药大辞典》:蝮蛇骨药材名称蝮蛇骨拼音Fù Shé Gǔ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骨骼。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赤痢,取骨烧为黑末,饮下三钱匕。"

  • 北丝石竹

    药材名称北丝石竹拼音Běi Sī Shí Zhú别名商陆、银柴胡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草原石头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psophila davurica Turcz.ex Fenzl.采收

  • 白千层皮

    药材名称白千层皮拼音Bái Qiān Cénɡ Pí别名千层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洗净,

  • 牛奶树子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子药材名称牛奶树子拼音Niú Nǎi Shù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种植物对叶榕的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性味《岭南采药录》:"味酸,性

  • 鱼香草

    《中药大辞典》:鱼香草药材名称鱼香草拼音Yú Xiānɡ Cǎo别名留兰香(《四川中药志》),土薄荷(《重庆草药》),血香菜、狗肉香、圆叶留兰香(《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

  • 多茎野豌豆

    药材名称多茎野豌豆拼音Duō Jīnɡ Yě Wān Dòu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茎野豌豆的全草。夏秋采割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茎极粗。

  • 防风

    《中国药典》:防风药材名称防风拼音Fánɡ Fēnɡ英文名RADIX SAPOSHNIKOVIAE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