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花青藤

红花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花青藤

药材名称红花青藤

别名青藤、三姐妹藤

来源莲叶桐科(青藤科)红花青藤Illigera rhodantha Hance,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甘、辛、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瘀,消肿止痛。

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3~5钱,水煎冲酒服;或浸酒内服,并用酒外搽。

小儿麻痹后遗症:全株3~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花青藤

药材名称红花青藤

拼音Hónɡ Huā Qīnɡ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莲叶桐科植物红花青藤的根或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gera rhodantha Hance

采收和储藏:种后2-3年,于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红花青藤藤本。茎具棱,幼枝被黄褐色绒毛。叶互生;叶柄长4-10cm;叶为指状复叶,有小叶3片,小叶片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1cm,宽3-7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上面中脉被短柔毛,下面中脉稍被毛或无毛,侧脉约4对。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生于叶腋,密被黄褐色绒毛;萼片5,紫红色,长圆形,外面被短柔毛,花瓣与萼片同形,玫瑰红色;雄蕊5,退化雄蕊花瓣状,膜质,先端齿裂,背部张口状,具柄;子房下位,花柱被黄色绒毛,长5mm,柱头扩大成鸡冠状,花盘有5个腺体。果具4翅,不等大,大的长2.5-3.5cm,小的长0.1-1cm。花期6-11月,果期12月至翌年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密林或疏林灌丛中或溪边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栽培1.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需适度荫蔽,稍耐寒,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种植。

2.栽培技术 用扦插或种子繁殖。扦插繁殖:春季选2-3年枝条,剪成有3-4节为一段,插入苗床育苗,生根长叶后,按行株距60cm×60cm定植,种子繁殖:3-4月采种,随采随播,直播或育苗移植,鲜种保湿,播后10日出苗。

3.

性状性状鉴别 茎藤圆柱形,有少数分枝,直径3-7m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具明显的纵向沟纹,幼枝被金黄褐色绒毛,老枝无毛。质硬,断面不整齐,外皮薄,棕褐色,木心淡黄棕色。气微,味辛、甘、涩。

性味甘;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消肿。主风湿性关节疼痛;跌打肿痛;蛇虫咬伤;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端哼

    药材名称端哼拼音Duān Hē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大叶火筒树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ea macrophylla Roxb.ex Hornem.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根,洗净,切片

  • 乌桕根皮

    药材名称乌桕根皮拼音Wū Jiù Gēn Pí英文名Chinese Tallowtree Root-bark别名木樟树、卷子树、白蜡树、蜡烛树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

  • 淮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淮通药材名称淮通拼音Huái Tōnɡ别名淮木通、青木香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宝兴马兜铃Aristolochia moupinensis Franch.,以根和茎入药。

  • 海芙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芙蓉药材名称海芙蓉别名石苁蓉来源蓝雪科海芙蓉Limonium arbusculum Makino,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钓鱼岛。性味根:淡,温。叶:咸,温。花枝:甘、微咸,平。

  • 无尾果

    药材名称无尾果别名长叶无尾果来源蔷薇科无尾果Coluria longifolia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凉。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主治高血压病,

  • 散尾葵

    药材名称散尾葵拼音Sàn Wěi Kuí英文名Yellow Palm, Areca Palm, Butterfly Palm, Golden-feather Palm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

  • 狐四足

    《中药大辞典》:狐四足药材名称狐四足拼音Hú Sì Zú出处《纲目》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足。功能主治《纲目》:"治痔漏下血。"复方治痔漏反花泻血者:狐四

  • 石楠根

    药材名称石楠根拼音Shí Nán Gēn英文名Fruit of Chinese Photinia出处出自《本经》。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ser

  • 鹅骨梢

    药材名称鹅骨梢别名密花树来源紫金牛科鹅骨梢Rapanea neriifolia (Sieb. et Zucc.) Mez,以叶、根皮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中南、西南。性味淡,寒。功能主

  • 《中药大辞典》:酥药材名称酥拼音Sū别名苏(《本草经集注》),酪苏(《唐本草》),酥油、马思哥油、白酥油(《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牛乳或羊乳经提炼而成的酥油。制法土法加工者,系将鲜乳汁装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