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芦竹沥

芦竹沥

《中药大辞典》:芦竹沥

药材名称芦竹沥

拼音Lú Zhú Lì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茎秆经烧炙而沥出的液汁

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重庆草药》:"治小儿高烧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冲。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芦竹沥

药材名称芦竹沥

拼音Lú Zhú Lì

英文名Giantreed juice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茎秆经烧炙而沥出的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undo donax L.

采收和储藏:取鲜芦竹竿,截成30-50cm长,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部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原形态芦竹,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须根粗壮。秆直立,高2-6m,径1-1.5cm,常具分枝。叶鞘较节间为长,无毛或其颈部具长柔毛,叶舌膜质,截平,长约1.5mm,先端具短细毛;叶片扁平,长30-60cm,宽2-5cm,嫩时表面及边缘微粗糙。圆锥花序较紧密,长30-60cm,分枝稠密,斜向上升,小穗含2-4花;颖披针形,长8-10mm,具3-5脉;外稃亦具3-5脉,中脉延伸成长1-2mm的短芒,背面中部以下密被略短于稃体的白柔毛,基盘长约0.5mm,内稃长约为外稃的一半。花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溪旁及屋边较潮湿的深厚的土壤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江苏、浙江、湖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镇惊。主小儿高热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冲,15-30g。

各家论述《重庆草药》:治小儿高烧惊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儿腹痛草

    药材名称小儿腹痛草拼音Xiǎo ér Fù Tònɡ Cǎo别名金沙青叶胆、小儿寒药、小苦药、小苦参、青叶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斜茎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petens

  • 谷蓼

    药材名称谷蓼拼音Gǔ Liǎo别名水珠草(《植物学大辞典》)。出处河南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露珠草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茎直立,光滑,节间的基部略膨大。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6~8厘

  • 石通

    药材名称石通别名短尾铁线莲、山木通、红钉耙藤、小木通、链架拐来源毛茛科石通Clematis brevicaudata DC.,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至四川、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

  • 九龙藤

    《中药大辞典》:九龙藤药材名称九龙藤拼音Jiǔ Lónɡ Ténɡ别名过岗龙(《生草药性备要》),乌郎藤(《中国树木分类学》),乌藤、串鼻藤(《广西中兽医药植》),燕子尾(《南宁市

  • 画眉草

    《中药大辞典》:画眉草药材名称画眉草拼音Huà Méi Cǎo别名榧子草(《植物名实图考》),星星草(《植物名汇》),蚊子草(《种子植物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禾本科植

  • 霸王根

    《中药大辞典》:霸王根药材名称霸王根拼音Bà Wánɡ Gēn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春、秋采挖,晒干。用时切段。原形态灌木,高约1米。根粗壮,外皮棕

  • 使君子叶

    《中药大辞典》:使君子叶药材名称使君子叶拼音Shǐ Jūn Zǐ Yè别名水君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叶片,随时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桃金娘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金娘药材名称桃金娘拼音Táo Jīn Niánɡ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来源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

  • 胡麻仁

    药材名称胡麻仁来源本品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种子。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脾、肝、肾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用法用量三钱至一两,打碎,煎服;或炒熟

  • 饿蚂蝗

    《全国中草药汇编》:饿蚂蝗药材名称饿蚂蝗拼音è Mǎ Huánɡ别名山豆根[贵州]、粘身草、胃痛草、红掌草来源豆科山绿豆属植物饿蚂蝗Desmodium sambuens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