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苦杏仁

苦杏仁

《中国药典》:苦杏仁

药材名称苦杏仁

拼音Kǔ Xìnɡ Rén

英文名SEMEN ARMENIACAE AMARUM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苦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山杏)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Prunus mandshurica (Maxim.)Koehne或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性状本品呈扁心形,长1~1.9cm,宽0.8~1.5cm,厚0.5~0.8cm。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种皮薄,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

毒性中毒症状:一般不发热,或见体温不足,均有昏迷、惊厥、呕吐、呼吸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等严重症状。

解救方法:早期可洗胃(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或10%硫代硫酸钠),然后大量饮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液。严重者立即给氧,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溶液10毫升,接着静脉注射25%硫代硫酸钠溶液50毫升。如病情危机时,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每隔2分钟吸入30秒。

民间解毒方法:轻者可用杏树皮(去粗皮)2两,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取汁温服。

鉴别(1)取本品数粒,加水共研,即产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2)取本品数粒,捣碎,即取约0.1g,置试管中,加水数滴使湿润,试管中悬挂一条***试纸,用软木塞塞紧,置温水浴中,10分钟后,试纸显砖红色。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1 小时,弃去乙醚液,药渣用乙醚25ml洗涤后挥干,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杏仁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5~10℃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立即喷以磷钼酸硫酸溶液(磷钼酸2g,加水20ml使溶解,再缓缓加入硫酸30ml,混匀),在105℃加热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苦杏仁: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燀苦杏仁:取净苦杏仁,照燀法(附录Ⅱ D)去皮。用时捣碎。

炒苦杏仁:取燀苦杏仁,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黄色。用时捣碎。

性味苦,微温;有小毒。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4.5~9g,生品入煎剂宜后下。

注意内服不宜过量,以免中毒。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苦杏仁

药材名称苦杏仁

拼音Kǔ Xìnɡ Rén

英文名Semen Armeniacae Amarum

别名杏仁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Prunus armeniaca L.的种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子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6m。叶互生,广卵形或卵圆形,长5~10cm,宽3.5~6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或不明显的重锯齿;叶柄多带红色,有2腺体。花单生,先叶开放,几无花梗;萼片5,花扣反折;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 雄蕊多数;心皮1,有短柔毛。核果近圆形,直径约3cm,橙黄色;核坚硬,扁心形,沿腹缝有沟。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多栽培于低山地或丘陵山地。主产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

性状种子扁心形,长1~1.9cm,宽0.8~1.5cm,厚0.5~0.8cm。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种皮薄,子叶2,富油性。味苦。

化学成分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脂肪油、苦杏仁酶(emulsin)、苦杏仁甙酶(amygdalase)、樱叶酶(prunase)、雌酮、α-雌二醇、链甾醇等。

性味性温,味苦;有小毒。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蕨鸡

    药材名称小蕨鸡拼音Xiǎo Jué Jī别名***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的根茎、叶。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倾斜,顶端有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

  • 王瓜子

    《中药大辞典》:王瓜子药材名称王瓜子拼音Wánɡ Guā Zǐ别名赤雹子(《本草衍义》),马雹儿子(《濒湖集简方》),土瓜仁(《本草汇言》)。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种子。秋季采

  • 尖苞柊叶根

    药材名称尖苞柊叶根拼音Jiān Bāo Zhōnɡ Yè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竹芋科植物尖苞柊叶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rynium placentarium(Lour.)Merr.[Phy

  • 舒戛千里光

    药材名称舒戛千里光拼音Shū Jiá Qiān Lǐ Guānɡ别名大白叶子火草、白叶火草来源菊科舒戛千里光Senecio nagensium C. B. Clark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西

  • 鲈鱼

    《中药大辞典》:鲈鱼药材名称鲈鱼拼音Lú Yú别名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鮨科动物鲈鱼的肉。原形态体长,侧扁,背腹面皆钝圆,背部在

  • 紫金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金牛药材名称紫金牛拼音Zǐ Jīn Niú别名矮地菜、矮茶风、矮脚樟、平地木、地青杠、四叶茶、五托香、火炭酸、老勿大、千年不大、千年矮、不出林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紫

  • 壶卢

    《中药大辞典》:壶卢药材名称壶卢拼音Hú Lú别名匏(《诗经》),匏瓜(《论语》),壶(《鹖冠子》),瓠瓜(《说文》),甜瓠瓤(《唐本草》),腰舟(《鹖冠子》陆佃注),瓠匏(《滇南

  • 苏木蓝

    《全国中草药汇编》:苏木蓝药材名称苏木蓝拼音Sū Mù Lán别名山豆根[贵州]、木蓝叉来源为豆科木蓝属植物苏木蓝Indigofera carlesii Craib,以根入药。秋季

  • 山蒜

    药材名称山蒜拼音Shān Suàn别名泽蒜(《本草拾遗》),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葱果(《贵州民间方药集》),野葱(《上海植物名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蒜的鳞茎。

  • 小叶黑面叶

    药材名称小叶黑面叶拼音Xiǎo Yè Hēi Miàn Yè别名小柿子、地石榴、黑面叶、跳八丈、小叶山漆茎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小叶黑面叶Breynia patens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