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蒲葵子

蒲葵子

药材名称蒲葵子

拼音Pú Kuí Zǐ

别名葵树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vistona chinensis(Jacq.)R.Br.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蒲葵,乔木,高达20m。叶阔肾状扇形,直径达lm以上,掌状深裂至中部,裂片线状披针形,基部阔4-4.5cm,先端长渐尖,2深裂,其分裂部分下垂,长达50cm;叶柄长达2m,下部两侧有逆刺。花序呈圆锥状,粗壮,长约lm,总梗上有6-7个佛焰苞,约6个分枝花序,长达35cm,每分枝花序基部有1个佛焰苞,分枝花序具2次或3次分枝,小花枝长10-20cm。花小,两性,黄绿色,长约2mm;萼片3,覆瓦状排列;花冠约2倍长于花萼,3裂几达基部;雄蕊6,花丝合生成一环并贴生于花冠基部;子房由3个近分离的心皮组成,3室。核果椭圆形,状如橄榄,长1.8-2.2cm,径1-1.2cm,黑褐色。种子椭圆形,长1.5cm,直径0.9cm。花期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栽于庭园或宅旁,本种在广东新会县栽培较多。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部。

化学成分种子含酚类,还原糖,鞣质,三酰甘油(triglyceride),氨基酸:赖氨酸(lysine)、丝氨酸(serine)、精氨酸(arginine)、脯氨酸(proline)、酪氨酸(tyrosine)、缬氨酸(val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vlanine),糖,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果壳与核仁的油主要含油酸(ole-ic acid)。

药理作用对蛋白激酶C的抑制作用:蒲葵子醇提取物对蛋白激酶C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40μm/ml和100μg/ml的抑制率分别为56.2%和66.6%。已知蛋白激酶C的抑制剂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提示蒲葵予的抗癌活性可能与此有关。

性味味甘;苦;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主慢性肝炎;症瘕积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丝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藤药材名称丝瓜藤拼音Sī Guā Ténɡ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藤。夏秋采收。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止咳

  • 莲雾根

    药材名称莲雾根拼音Lián W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洋蒲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sanarangense (Bl.) Merr. Et Perry采收和储藏:全年

  • 费菜

    药材名称费菜拼音Fèi Cài别名养心草、倒山黑豆(《福建民间草药》),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湖南药物志》),七叶草(《闽东本草》),晏海豆丬、回生草(《福建中草药》),血草(

  • 盐肤木

    药材名称盐肤木拼音Yán Fū Mù别名盐霜柏、盐酸木、敷烟树、蒲连盐、老公担盐、五倍子树来源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以根、叶入药。根全年可采,夏秋

  • 芦子藤

    《中药大辞典》:芦子藤药材名称芦子藤拼音Lú Zǐ Ténɡ别名叶子兰、芦子兰(《云南中草药》),苎叶蒌、野胡椒(《广西药植名录》),***疙瘩(《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

  • 石青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青菜药材名称石青菜拼音Shí Qīnɡ Cài别名厚脸皮、石头菜、华被萼苣苔来源苦苣苔科被萼苣苔属植物宽萼苣苔Chlamydoboea sinensis (O

  • 野花椒叶

    《中药大辞典》:野花椒叶药材名称野花椒叶拼音Yě Huā Jiāo Yè别名花椒叶、麻醉根叶(《江苏药材志》)。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叶。7~9月采收带有叶片的小枝,晒干。

  • 野兔脑

    药材名称野兔脑拼音Yě Tù Nǎo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东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de;孙河兔(草兔)L. capensis L.;雪

  • 山葛薯

    《中药大辞典》:山葛薯药材名称山葛薯拼音Shān Gě Shǔ别名山萝卜(《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韩氏蝶豆的块根。4月采。原形态韩氏蝶豆,又名:立蝶豆、山岗荚、白花蝶豆、

  • 铁破锣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破锣药材名称铁破锣别名土黄连[陕西]、贝茜花、野大救驾来源毛茛科铁破锣属植物铁破锣Beesia calthaefolia (Maxim.) Ulbr.,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