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蚌壳草根

蚌壳草根

《中药大辞典》:蚌壳草根

药材名称蚌壳草根

拼音Bànɡ Ké Cǎo Gēn

别名咳嗽草大铁扫把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拔。秋、冬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半灌木,幼枝被毛。单叶互生,矩卵形,长4~7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几无毛,叶脉背面隆起,被长毛;叶柄长0.8~1.5厘米;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小花序包藏在蚌壳状苞片中,苞片密被棕色长硬毛,蝶形花白色。荚果矩卵形,有种子1~2个。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区半山坡灌木林中。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微苦甘,凉。

功能主治退热除湿,消疳,止咳。治高热不退,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痛经,小儿疳积,腹泻,消化不良。

本品还可治咳嗽,哮喘,肺炎,百日咳,黄疸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炖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蚌壳草根

药材名称蚌壳草根

拼音Bànɡ Ké Cǎo Gēn

英文名fruticulos Moghania

别名咳嗽草大铁扫把

出处出自《红河中草药》。本品还可治咳嗽,哮喘,肺炎,百日咳,黄疸等症。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拔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emingia fruticulosa Wall.ex Coll.[Moghania fruticulosa(Wall.ex Call.)Wang et Tang]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半灌木千斤拔半灌木。幼枝被毛。单叶互生,长卵形,长4-7cm,宽3-4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几无毛,叶脉背面隆起,被长毛;叶柄长0.8-1.5cm;托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小花序包藏在蚌壳状苞片中,苞片密被棕色长硬毛,蝶形花白色。荚果矩卵形,有种子1-2个。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区半山坡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微苦;甘;凉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湿通络;健脾消疳。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咳嗽;哮喘;百日咳;风湿痹痛;黄疸;痛经;小儿疳积;腹泻;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服、炖肉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斑竹壳

    《中药大辞典》:斑竹壳药材名称斑竹壳拼音Bān Zhú Ké别名斑竹衣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箨。功能主治清血热;烧灰吃,透斑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去毛),

  • 香附

    《中国药典》:香附药材名称香附拼音Xiānɡ Fù英文名RHIZOMA CYPERI别名莎草、香附子、雷公头、三棱草、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来源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

  • 芡实茎

    《中药大辞典》:芡实茎药材名称芡实茎拼音Qiàn Shí Jīnɡ别名花耿(《本草图经》),鸡头菜(《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花茎。性味《纲目》:"咸甘

  • 茜草茎

    药材名称茜草茎拼音Qiàn Cǎo Jīnɡ别名茜草藤(《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茎叶。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产四川、江苏、上海郊区及浙江等地。性状干

  • 九节茶

    药材名称九节茶拼音Jiǔ Jié Chá别名草珊瑚(《汝南圃史》),观音茶(《生草药性备要》),接骨木《植物名实图考》),九节风(《分类草药性》),驳节茶(《岭南采药录》),嫩头子

  • 金老梅花

    《中药大辞典》:金老梅花药材名称金老梅花拼音Jīn Lǎo Méi Huā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蔷微科植物金老梅的花。性味《内蒙古中草药》:"苦,凉。"功能主治治消化

  • 水贯众

    药材名称水贯众拼音Shuǐ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小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陕西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shensiense Christ采收和储藏:夏

  • 紫金牛根

    药材名称紫金牛根拼音Zǐ Jīn Niú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金牛"条。性味辛,平。①《本草图经

  • 无患子皮

    《中药大辞典》:无患子皮药材名称无患子皮拼音Wú Huàn Zǐ Pí别名槵子肉皮(《濒湖集简方》),无患子荚(《本草汇言》)。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

  • 滇海水仙花

    药材名称滇海水仙花拼音Diān Hǎi Shuǐ Xiān Huā别名大报春花、水白菜、大癞痢出处滇海水仙花始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滇海水仙花,生海滨。铺生,长叶如车前草而瘦,粗厚涩纹,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