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蚺蛇膏

蚺蛇膏

《中药大辞典》:蚺蛇膏

药材名称蚺蛇膏

拼音Rán Shé Gāo

别名蟒油(《纲目拾遗》)。

出处《别录》

来源为蟒蛇科动物蟒蛇脂肪

性味①《别录》:"平,有小毒。"

②《纲目》:"甘,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风毒癞疾,漏疮。

①《别录》:"主皮肤风毒,妇人产后腹痛余疾。"

②陶弘景:"能疗癞疾。"

③《食疗本草》:"主皮肤间毒气。"

④《纲目》:"绵裹塞耳聋。"

⑤《纲目拾遗》:"治漏疮。"

用法用量外用:熔化涂敷。

复方治漏疮:取鳞油,铜锅内熬熟,随将黄醋入油内搅匀,油纸摊膏,贴患处十余日。(《年希尧集验良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蚺蛇膏

药材名称蚺蛇膏

拼音Rán Shé Gāo

英文名Python fat

别名蟒油、蚺蛇油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陶弘景: (蚺蛇)真膏累累如梨豆子相着,他蛇膏皆大如梅李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蟒科动物蟒蛇的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Schlegel

采收和储藏:宰杀蚺蛇时,剥取脂肪,炼油。

原形态蟒蛇,全长6-7m。肛孔两侧有爪状后肢的残余。生活时背面灰棕色或黄色,背脊具有1行红棕色、镶黑边略成方形的大斑块,两侧各有1行较小而中央较浅的斑块。头颈部背面有一矛形斑,头部腹面黄白色,躯干及尾腹面黄白色尽可杂有少数黑褐色斑。眶前鳞2,眶后鳞3或4;上唇鳞10-12,吻鳞及前2枚上唇鳞有唇窝,前后若干下唇鳞有较浅的唇窝。背鳞平滑无棱,中段65-72行;腹鳞较窄小,255-263;尾下鳞65-69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夜间活动,能吞吃重10-15kg以下的野廘和山羊等动物,但主要以鼠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动物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清热润肤。主风毒癞疾;漏疮;冻疮;烫火伤;皮肤皲皱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熔化涂敷。

复方治漏疮: 取蟒油,铜锅内熬熟,随将黄醋入油内搅匀,油纸摊膏,贴患处十余日。(《年希尧集验良方》)

各家论述1.《别录》:主皮肤风毒,妇人产后腹痛余疾。

2. 陶弘景:能疗癞疾。

3.《食疗本草》:主皮肤间毒气。

4.《纲目》:绵裹塞耳聋。

5.《纲目拾遗》:治漏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肾子藤

    药材名称肾子藤拼音Shèn Zǐ Ténɡ英文名valida Limaciopsis别名粉绿藤、疟疾草(云南)。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肾子藤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

  • 驴阴茎

    药材名称驴阴茎拼音Lǘ Yīn Jīnɡ别名驴鞭(《本草新编》),驴三件(《河北药材》),驴肾(《山西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雄性外生殖器,雄驴杀死后,割取其阴茎及睾丸,剔除残肉及油

  • 五脉山黧豆

    药材名称五脉山黧豆来源豆科五脉山黧豆Lathyrus quinquenervius (Miq.) Litv.,以全草、花、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吉林、陕西、内蒙古。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金鸡脚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鸡脚药材名称金鸡脚拼音Jīn Jī Jiǎo别名鹅掌金星草、鸭脚草、鸭脚掌、鸭脚香、三角风、鸡脚叉、三叉剑、七星草来源水龙骨科假密网蕨属植物金鸡脚Phymatopsis hast

  • 西伯利亚青兰

    药材名称西伯利亚青兰拼音Xī Bó Lì Yà Qīnɡ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花荆芥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eta sibirica L.[Dracocephalum si

  • 蒲种壳

    《中药大辞典》:蒲种壳药材名称蒲种壳拼音Pú Zhǒnɡ Ké别名地蒲壳、扁蒲壳(《苏州本产药材》)。出处《药材资料汇编》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瓠子老熟的干燥果皮。立秋至白露间,采取老热

  • 叶天天花

    药材名称叶天天花别名期里[傣语]、广叶里[懓尼]来源茜草科叶天天花Mussaenda hossei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法用量3~5钱,水

  • 无腺白叶莓

    药材名称无腺白叶莓拼音Wú Xiàn Bái Yè Méi来源蔷薇科无腺白叶莓Rubus innominatus S. Moore var. kunt

  • 青酒缸根

    药材名称青酒缸根拼音Qīnɡ Jiǔ Gānɡ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根。9~10月挖取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分含生物碱0.12%。性味苦,温。①《草木便方》:"性温

  • 戎盐

    药材名称戎盐拼音Rónɡ Yán别名胡盐(《别录》),秃登盐、阴土盐(《唐本草》),石盐、寒盐、冰石(《石药尔雅》),羌盐(《日华子本草》),青盐(《本草图经》),岩盐(《地质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