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金老梅花

金老梅花

《中药大辞典》:金老梅花

药材名称金老梅花

拼音Jīn Lǎo Méi Huā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蔷微科植物金老梅

性味《内蒙古中草药》:"苦,凉。"

功能主治治消化不良,浮肿,赤白带,乳腺炎。

①《内蒙古中草药》:"健脾化湿。治消化不良,乳腺炎。"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治赤白带下。"

复方治各种浮肿:金老梅花(炒炭),鹿角芒硝、细叶铁线莲各等分。共为细末,每日二次。每次五分,温开水送服。(《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老梅花

药材名称金老梅花

拼音Jīn Lǎo Méi Huā

英文名Hanna Daphniphyllum

别名脉叶虎皮楠、海南虎皮楠

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ruticosa L.

采收和储藏:花盛开时采摘,晾干。

原形态金露海 灌木,高0.5-2m。多分枝,树皮纵向剥落。小枝红褐色,幼时被长柔毛。现状复叶,小叶2对,稀3小叶,上面一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叶柄被绢毛或疏柔毛;托叶薄膜质。宽大,外被长柔毛或脱落;小叶片长圆形、倒卵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0.7-2cm,宽0.4-1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平坦,两面疏被柔毛或绢毛或脱落近无毛。花两性;单花或数朵生于枝顶,花梗密被长柔毛或绢毛;花直径2.2-3cm;萼片5,卵圆形,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副萼片及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先端浙尖至急关,与萼片近等长,外面疏被绢毛;花瓣5,宽倒卵形,先端圆钝,比萼片长,黄色;花柱近基生,顶部缢缩,柱头扩大。瘦果近卵形,长1.5mm,外被长柔毛,褐棕色。花、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4000m的山坡草地、砾石坡、灌丛及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花梗8-12mm,有丝状柔毛;花用水浸润后呈黄色,直径1.5-3cm,副萼片披针形;萼简外面有疏长柔毛或丝状长柔毛,萼裂片卵形;花瓣圆形。气微,叶淡。

性味苦;凉

归经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化湿健脾。主湿阻脾胃;食欲不振;身面浮肿;赤白带下,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末,每次0.5g。

各家论述1.《内蒙古中草药》:健脾化湿。治消化不良,乳腺炎。

2.《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治赤白带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壁钱幕

    《中药大辞典》:壁钱幕药材名称壁钱幕拼音Bì Qián Mù别名壁茧(《本草拾遗》),白蟢窠(《海上方》),壁钱窠幕、白蛛窠(《纲目》),壁蟢窠(《外科全生集》),喜儿窠

  • 吊灯花叶

    药材名称吊灯花叶拼音Diào Dēnɡ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吊灯扶桑Hibiscus schizoptalus (Mast.) Hook.f.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

  • 山荆子

    药材名称山荆子拼音Shān Jī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山荆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baccata(L.)Borkh.[Pyrus baccata L.]采收和储藏:秋季

  • 苦树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树皮药材名称苦树皮拼音Kǔ Shù Pí别名苦通皮、马断肠、吊杆麻、菜虫药、老虎麻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i

  • 刺菱

    药材名称刺菱拼音Cì Línɡ别名野菱(《纲目》)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2~5厘米,宽2~7厘米,上面光

  • 梨果仙人掌

    药材名称梨果仙人掌拼音Lí Guǒ Xiān Rén Zhǎnɡ别名仙人掌、霸王树、火焰、神仙掌、印度无花果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梨果仙人掌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untia ficu

  • 一味药根

    《中药大辞典》:一味药根药材名称一味药根拼音Yí Wèi Yào Gēn出处《贵州良间方药集》来源为豆科植物马棘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一味药&quo

  • 飞龙掌血叶

    《中药大辞典》:飞龙掌血叶药材名称飞龙掌血叶拼音Fēi Lónɡ Zhǎnɡ Xuè Yè出处《贵州民药物》来源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叶片。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

  • 小报春花

    药材名称小报春花别名癞痢头、山白菜、小蓝花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小报春Primula forbesii Franch.,以全草入药。春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辛、微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三棱

    《中国药典》:三棱药材名称三棱拼音Sān Lénɡ来源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