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金鱼

金鱼

《中药大辞典》:金鱼

药材名称金鱼

拼音Jīn Yú

别名朱砂鱼(《纲目拾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鲤科动物金鱼全体

原形态鲫鱼的变种。种类很多,形态变异甚大。体形有长身和短身二型,体色有灰、橙红、黑、白、紫、蓝、杂斑、五花等颜色。头较大,有平头、狮头、鹅头和绒球等种,除平头外,头部多生有草莓状的瘤。眼凸出,眼球膨大,按形状有龙睛、朝天眼、水泡眼、蛙头等分别。鳞片除正常鳞外,尚有透明鳞、珠鳞等种;透明鳞看似一片玻璃;珠鳞的鳞片边缘色深,中央色浅而外凸,犹如镶嵌的珍珠一般。背鳍有或无;臀鳍单鳍或双鳍;尾鳍亦有单尾及双尾两种;双尾鳍中有的分为3叶,有的分为4叶,均形大而披散。

生境分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化学成分全身各部一般都含类胡萝卜素皮肤所含的类胡萝卜素,主要为叶黄素及虾黄质;又含酮叶黄素、4,4'-二酮-3-羟基-β-胡萝卜素等,它们都是成酯型而存在。肌肉的类胡萝卜素都是游离型,其中主要为玉蜀黍黄素及叶黄素。肝中的类胡萝卜素也是游离型,其中主要为玉蜀黍黄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卵中类胡萝卜素主要为玉蜀黍黄素、叶黄素,尚含少量的酮类胡萝卜素如4-酮-4′-羟基-β-胡萝卜素、鸡油菌黄质、虾黄质。

眼球含维生素A,其含量比一般鱼类都高。

皮肤尚含多种蝶呤;在皮肤的黑素细胞中有黄蝶呤、生蝶呤、异黄蝶呤,在赤细胞中有异黄蝶呤、7-羟基生蝶呤、异黄蝶呤-6-羧酸。不论白、黄、灰、黑各种金鱼,其皮肤都含酪氨酸酶,小鱼比大鱼所含尤多。

脑中含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前者约为后者的3.4倍。脑的水抽提液含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等。

心脏约含等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胆汁中含牛磺胆酸。

性味《纲目拾遗》:"味苦微咸,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解毒。治水臌、黄疸、咳嗽。

①《纲目拾遗》:"解服卤毒。治疯癫,石臌,水臌,黄疸。"

②《动植物民间药》;"解热。治肺炎,百日咳,心脏病,肋膜炎,肾脏病。"

用法用量内服:捣汁、煮食或煅存性研末。

复方①治疯癫,石臌,水臌,黄疸:红色金鱼一个(取三尾者),甘蔗大者一、二枚。同捣烂,绞汁服,吐出痰涎愈。(《慈航活人书》)

②治百日咳,心脏病,肋膜炎,肺炎:金鱼全身黑烧服。(《动植物民间药》)

③治肾脏病:金鱼煮食之。(《动植物民间药》)

④解服卤毒:金鱼一、二枚捣之,灌下,吐出涎水自苏。(《纲目拾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鱼

药材名称金鱼

拼音Jīn Yú

英文名Goldfish

别名朱砂鱼、锦鱼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纲目拾遗》:金鱼自宋南渡始有。

2.《本草纲目》金鱼条云,主治痢,而所用乃金丝鲤鱼。按金鱼虽有鲤、鲫、鲦诸种,殊不知鲤鱼中一种红鲤名金鲤,鲫鱼中一种红鲫名金鲫,皆有金鱼之名,与此全别。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金鱼的肉或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 var.Goldfish

采收和储藏:捞取后,洗净,用全体或剖腹除去内脏,鲜用或焙干。

原形态金鱼,为鲫鱼之变种。人我养殖后,体型变异甚大。体长一般有6-10cm。头腹俱大,而显粗短;尾分单尾与双尾。头部变化大,有平头、狮头、鹅头及绒球等多种,除平头外多生有草莓状瘤。眼凸出,眼球膨大,其形状有龙眼、朝天眼、水泡眼等。鳃有正常鳃和反鳃;鳞片除政党鳞外,尚有透明鳞和珍珠鳞,侧线鳞22-28。鳍大,背鳍有或无;臀鳍有单鳍和双鳍;尾鳍多分为3叶或4叶而披散。体的颜色变化大,有灰、黑、白、紫、蓝、橙红、古铜、杂斑、五花等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金鱼是家养的观赏鱼。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栽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化学成分全身各部一般都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皮肤所含的类胡萝卜素,主要为叶黄素(lutein)及虾黄质(astaxanthin);又含酮叶黄素(keto-lutein)、4,4-二酮-3-羟基-β-胡萝卜素(4,4-diketo-3-hydroxy-β-carotene)等,它们都是成酯型而存在。肌肉的类胡萝卜素都是游离型,其中主要为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及叶黄素。肝中的类胡萝卜素也是游离型,基中主要为玉蟓黍黄质、β-胡萝卜素、叶黄素。卵中类胡萝卜素主要为玉蜀黍黄素、叶黄素,尚含少量的酮类胡萝卜素(Keto-carotenoids)如4-酮-4-羟基-β-胡萝卜素(4-Keto-4-hydroxy-β-carotene)、鸡油菌黄质(Canthaxan-thin)、虾黄质。

眼球含维生素(vitamin)A,其含量比一般鱼类都高。

皮肤尚含多种蝶呤(pterins);在皮肤的黑素细胞(melanophores)中有黄蝶呤(xanthopterin),生物蝶呤(biopterin)异黄蝶呤(isoxanthopterin),在红细胞中有异黄蝶呤,7-羟基生蝶呤(7-hydroxybiopterin),异黄蝶呤-6-羧酸(isoxanthopterin-6-carboxylic acid)。不论白、黄、灰、黑各种金鱼,其皮肤都含酪氨酸酶(tyrosinase),小鱼比大鱼所含更多。

脑中含肾上腺素(adrenaline)及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前者约为后者的3.4倍。脑的水抽提液含亮氨酸(leucine)或异亮氨酸(isoleucine),缬氨酸(valine),酪氨酸(tyrosine),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或丝氨酸(ser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等。

心脏约含等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胆汁中含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

性味味苦;微咸;性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利尿清热;解毒。主水臌;黄疸;水肿;小便不利;肺炎;咳嗽;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条;或捣烂绞汁,或煅存性研末,每次1条。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拾遗》:解服卤毒。治疯癫,石臌,水臌,黄疸。

2.《动植物民间药》:解热,治肺炎,百日咳,心脏病,肋膜炎,肾脏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蔷薇枝

    《中药大辞典》:蔷薇枝药材名称蔷薇枝拼音Qiánɡ Wēi Zhī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茎。功能主治《纲目拾遗》:"妇人秃发,蔷薇嫩枝同猴枣煎汁刷之。"

  • 红线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线麻药材名称红线麻拼音Hónɡ Xiàn Má别名山苎麻、红头麻、蝎子草、苛麻、大序艾麻来源荨麻科红线麻Laportea macrostachya

  • 川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牛膝药材名称川牛膝拼音Chuān Niú Xī英文名RADIX CYATHULAE别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

  • 罗星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罗星草药材名称罗星草别名糖果草来源龙胆科罗星草Canscora melastomacea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散瘀

  • 野丁香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药材名称野丁香拼音Yě Dīnɡ Xiānɡ别名历细(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花叶丁香的花蕾。5~6月采收。阴干。原形态落叶灌木,全株光滑无毛。叶对生,卵形

  • 羊蹄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蹄药材名称羊蹄拼音Yánɡ Tí别名土大黄、牛舌头、羊舌头、野菠菜、羊蹄叶来源为蓼科酸模属植物皱叶酸模Rumex crispus L 或羊蹄R. japoni

  • 羊血

    《中药大辞典》:羊血药材名称羊血拼音Yánɡ Xu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血。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主要成分(除含水约4/5外)

  • 血散薯

    药材名称血散薯拼音Xuè Sàn Shǔ别名金不换、一滴血、山乌龟、独脚乌桕。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血散薯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Stephaniae Dielsianae.采收和

  • 假地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地豆药材名称假地豆拼音Jiǎ Dì Dòu别名异叶山蚂蝗、田吊子、血筋草、拐仔草、铺地藤、乌蝇羽来源豆科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phyllum

  • 蓝花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花龙胆药材名称蓝花龙胆拼音Lán Huā Lónɡ Dǎn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蓝花龙胆Gentiana filistyla Balf. f. et Fo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