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雀卵

雀卵

《中药大辞典》:雀卵

药材名称雀卵

拼音Què Luǎn

出处《别录》

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

性味甘咸,温。

①《别录》:"味酸,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温。"

归经《会约医镜》:"入肾、命门二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治男子阴痿,女子血枯、崩漏、带下。

①《别录》:"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

②《医林纂要》:"补心,明目,充髓。治鸡盲眼。"

③《会约医镜》:"补阳滋阴。"

④《随息居饮食谱》:"利经脉,调冲任。"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入丸剂。

注意《本草经疏》:"阴虚火盛者忌之。"

复方①治男子阴痿不起,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除疝瘕,决痈肿,续五脏气:雀卵白和天雄末、菟丝子末为丸,空心酒下五丸。(《食疗本草》)

②治男子阴痿:菟丝子末一斤,于春二、三月取麻禾雀卵五百个,去黄用白,和丸,梧于大。每八十丸,空心盐汤或酒下。腰痛加杜仲四分之一,下元冷加附子六分之一。(《本草述》雀卵丸)

各家论述①《本草图经》:"《素问》云: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乌鲗骨、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鲍鱼汁以利肠中及伤肝也。饭后药先,谓之后饭。按古《本草》乌鲗骨、藘茹等并不治血枯,然经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耳。"

②《纲目》:"今人知雀卵能益男子阳虚,不知能治女子血枯,盖雀卵益精血耳。"

③《本草经疏》:"雀卵性温,补暖命门之阳气,则阴自热而强,精自足而有子也。温主通行,性又走下,故主下气也。""雀肉及卵,古方同天雄服,此药性极热,有大毒,非阴脏及真阳虚惫者,慎勿轻饵。"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雀卵

药材名称雀卵

拼音Què Luǎn

英文名Sparrow egg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卵。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ser montan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产卵时,捡取基卵,鲜用。

原形态麻雀,小型鸟类。体长约12cm。嘴粗短,圆锥状,黑色。虹膜暗红褐色。额、后颈纯栗褐色。眼下缘、眼先、颏和喉的中部均黑色;颊、耳羽和颈侧白色,耳羽后部具有黑色斑块。上体砂褐色,翕和两肩密布黑色粗纹,并缀以棕褐色。两翅的小覆羽纯栗色,中和大覆羽黑褐而具白端,大覆羽更具棕褐色外缘;小翼羽、初级覆羽及全部飞羽均为黑褐色,各羽具有狭细的淡棕褐色边缘;外侧初级飞羽的缘纹,除第1枚外,其余羽基和近羽端两处,形稍扩大,成2道横斑状;内侧次级飞羽的缘纹较宽,棕色也较浓。尾暗褐色,羽缘较淡。胸和腹淡灰近白,沾有褐彩,两胁转为淡黄色,尾下覆羽较胁羽更淡。脚和趾均为黄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于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遍布全国。

性状性状鉴别,呈卵形,长径约1.5cm,直径约1cm。蛋壳表面淡青白色,可见棕色或棕褐色的细小雀斑散在,蛋壳易碎,内含蛋白和蛋黄。光泽和气味似鸡蛋。煮熟后,蛋黄极细腻。

性味味甘;酸;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主男子阳痿;疝气;女子血枯;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或入丸剂。

注意阴虚火旺者禁服。

复方①治男子阴痿不起,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除疝瘕,决痈肿,续五脏气: 雀卵白和天雄末、菟丝子末为丸,空心酒下五丸。(《食疗本草》)②治男子阴痿:菟丝子末一斤,于春二、三月取麻禾雀卵五百个,去黄用白,和丸梧子大。每八十丸,空心盐汤或酒下。腰痛加杜仲四分之一; 下元冷加附子六分之一。(《本草述》雀卵丸)

各家论述1.《本草图经》:《素问》云: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乌鲗骨、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鲍鱼汁以利肠中及伤肝也。饭后药先,谓之后饭。按古《本草》乌鲗骨、藘茹等并不治血枯,然经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耳。

2.《纲目》:今人知雀卵能益男子阳虚,不知能治女子血枯,盖雀卵益精血耳。

3.《本草经疏》:雀卵性温,补暖命门之阳气,则阴自热面强,精自足而有子也。温主通行,性又走下,故主下气也。雀肉及卵,古方同天雄服,此药性极热,有大毒,非阴脏及真阳虚惫者,慎勿轻饵。

4.《别录》: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

5.《医林纂要》:补心,明目,充髓。治鸡盲服。

6.《会约医镜》:补阳滋阴。

7.《随息居饮食谱》:利经脉,调冲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粉蕨

    药材名称金粉蕨拼音Jīn Fěn Jué别名野鸡尾、小野鸡尾、柏香莲、小金花草、水金鸡尾、孔雀尾、土黄连、解毒蕨、日本乌蕨来源中国蕨科金粉蕨属植物金粉蕨Onychium japonicum

  • 白马骨根

    药材名称白马骨根拼音Bái Mǎ Gǔ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根。夏、秋采收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马骨"条。性

  • 山橙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橙药材名称山橙拼音Shān Chénɡ别名猢狲果、马骝藤、猴子果来源夹竹桃科山橙属植物山橙Melodinus suaveolens Champ. Ex Benth.,以

  • 鸭涎

    《中药大辞典》:鸭涎药材名称鸭涎拼音Yā Xián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唾涎。以生姜少许,塞鸭口中,将鸭倒悬,其涎即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功能主治①

  • 越橘叶

    《中药大辞典》:越橘叶药材名称越橘叶拼音Yuè Jú Yè别名熊果叶(《新疆中草药手册》)。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越橘的叶。6月间开花时采叶,晒干,贮干燥

  • 铁箍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箍散药材名称铁箍散拼音Tiě Gū Sàn别名香血藤、五香血藤、黄龙藤、蛇毒药、香巴戟、秤砣根、小血藤、野五味来源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

  • 了哥利

    药材名称了哥利拼音Le Gē Lì别名筛箕蔃、白木浆果、老鸦果、山胡椒、红杨梅、蚂蝗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网脉酸藤子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elia rudis Hand.-Maz

  • 粘毛黄花稔

    药材名称粘毛黄花稔拼音Zhān Máo Huánɡ Huā Rěn别名磨盘公。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粘毛黄花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da mysorensis Wight et Arn.

  • 蕤核

    药材名称蕤核拼音Ruí Hé别名蕤仁、马茄子来源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木Prinsepia uniflora Batal.,以核仁入药。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去果肉,晒干,用时打碎果

  • 刺菠

    药材名称刺菠拼音Cì Bō别名泼盘、托盘(《救荒本草》),空腹莲、空腹妙、饭包菠、雅早(《闽东本草》),饭消扭、地苗、田母,田角公(《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