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香木菌桂

香木菌桂

《中药大辞典》:香木菌桂

药材名称香木菌桂

拼音Xiānɡ Mù Jūn Guì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椿树枝叶树皮

原形态椿树,又名:枸骨、杠谷树、刺格、猫儿刺。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叶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2~6厘米,先端针刺状,基部楔形,边缘具1~4对刺状牙齿,罕为全缘,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叶柄长8~12毫米。花芳香,腋生成丛;萼4裂,萼片三角形;花冠裂片4,反卷;雄蕊2,花柱圆筒状,柱头头状,子房2室。核果卵形,长约1.5厘米,蓝黑色。花期6~7月。

生境分部分布我国各地。

性味微苦,凉,无毒。

功能主治补肝肾,健腰膝。外用治痈、疔及肿毒;内服治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香木菌桂

药材名称香木菌桂

拼音Xiānɡ Mù Jūn Guì

别名杜谷树、刺格、猫儿刺、粘(米离)

出处出自《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柊树的树皮及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manthus heterophyllus(G.Don)P.S.Green [Ilex heterophylla G.D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8m。幼枝被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10mm,幼时常被柔毛;叶片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4.5-6cm,宽1.5-2.5cm,先端渐尖,具针状尖头,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叶绿具3-4对刺状牙齿或全缘,齿长5-9mm,先端具锐尖的刺,上面腺点呈细小水泡突起,下面不明显;中脉在两面明显凸起,上面被柔毛,近叶柄处尤密,幼叶更密。花序簇生于叶腋;苞片长2-2.5mm,被柔毛;花略具芳香;花萼长1-1.5mm,裂片大小不等;花冠白色,长3.5-5mm,花冠管极短,长1-1.5mm,裂片长3-3.5mm;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基部,与裂片几等长;花丝长2-3mm,花药长1-2mm,先端有一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3mm,柱头头状,明显2裂;雄花内的不育雌蕊呈圆锥状,仅长约1.5mm。果卵圆形,长约1.5cm,径约1cm,呈暗紫色。花期11-12月,果期经年5-6月。

生境分部分布于我国台湾省,其他地区广有栽培。

性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消疮毒。主腰膝无力;痈肿疔毒;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饮。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光明盐

    《中药大辞典》:光明盐药材名称光明盐拼音Guānɡ Mínɡ Yán别名石盐(《唐本草》),圣石(《蜀本草》),水晶盐(《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天然的食盐结晶。全年可采,采

  • 野樱桃根

    《中药大辞典》:野樱桃根药材名称野樱桃根拼音Yě Yīnɡ Táo Gēn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盘腺野樱桃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樱桃"条。性味甘,平。

  • 刺竹茹

    药材名称刺竹茹拼音Cì Zhú Rú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砍

  • 苦竹茹

    《中药大辞典》:苦竹茹药材名称苦竹茹拼音Kǔ Zhú Rú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主下热壅。"

  • 九节茶

    药材名称九节茶拼音Jiǔ Jié Chá别名草珊瑚(《汝南圃史》),观音茶(《生草药性备要》),接骨木《植物名实图考》),九节风(《分类草药性》),驳节茶(《岭南采药录》),嫩头子

  • 兔儿风

    药材名称兔儿风拼音Tù ér Fēnɡ别名心肺草、石凤丹(四川)。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菊科植物光叶兔儿风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叶柄长7~12厘米,紫色;叶阔披针形至长

  • 茶叶

    《中药大辞典》:茶叶药材名称茶叶拼音Chá Yè别名苦茶、槚(《尔雅》),荼、茗、荈(《尔雅》郭璞注),苦梌(《唐本草》),蔎(《茶经》)),腊茶(《圣济总录》),茶芽(《本草别说

  • 乌头附子尖

    《中药大辞典》:乌头附子尖药材名称乌头附子尖拼音Wū Tóu Fù Zǐ Jiān别名川乌头尖(《养生必用方》),附子尖(《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川乌尖(《澹寮方》)。出处《纲目》

  • 木槿

    药材名称木槿拼音Mù Jǐn别名榇、日及、朝开暮落花、藩篱草、花奴玉蒸性味甘、平、滑、无毒。功能主治1、赤白逅眄。用槿皮二两,切细,用白酒一碗半,煎成一碗,空心服。2、头面钱癣。用槿树皮研为

  • 羊外肾

    《中药大辞典》:羊外肾药材名称羊外肾拼音Yánɡ Wài Shèn别名羊石子(《本事方》),羊肾(《四川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睾丸。宰羊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