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花独蒜

黄花独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独蒜

药材名称黄花独蒜

别名白及[广西]、粉口兰

来源兰科黄花独蒜Spathoglottis pubescens Lindl.,以块茎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台湾。

功能主治补肺,止咳,生肌,敛疮。

用法用量3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花独蒜

药材名称黄花独蒜

拼音Huánɡ Huā Dú Suàn

英文名all-grass of Pubescent Spathoglottis

别名老鸦蒜、土白芨、白芨、冰梨子

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苞舌兰的假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athoglottis pubescens Lindl.[S. fortunei Lind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苞舌兰,陆生植物。假鳞茎扁球形,具1-3叶。叶片狭披针形,通常长20-30cm,宽1-1.7cm(-4.2)cm,先端渐尖,具柄。花葶纤细或粗壮,高达50cm,被短柔毛;花苞片披针形,长5-9mm,被柔毛;总状花序顶生,疏生2-8朵花;花梗(连子房)长2-2.5cm,被柔毛;花黄色;萼片椭圆形,长1.2-1.6cm,宽5-7mm,先端略钝,背面常被毛;花瓣长圆形,与萼片等长而较宽,先端钝,唇瓣3裂,侧裂片镰状长圆形,外伸,中裂片倒卵状楔形,比侧萼片长,具爪,爪上有2个半圆状、肥厚的附属物,基部被长柔毛,从基部到先端具3条龙骨,中央1条肉质状隆起;合蕊柱长约8mm,两侧具翅。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2700m的山坡岩石上、路旁或田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甘;性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补肺;止咳;清热解毒。主肺痨;咳嗽;咳血;咯血;痈疽疔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新华本草纲要》:有补肺、止咳、生肌、敛疮的功能。用于肺结核、咳嗽、疔疮、痈疽疮毒。

2.《植物名实图考》:黄花独蒜,生云南山中,根如小蒜,叶似初生叶而窄。又似虎头兰叶而短。有皱、傍发箭,开五瓣黄花,紫红心,似兰花白及辈。而瓣圆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狮子

    药材名称小狮子别名黑果凉伞、小紫金牛、小凉伞来源紫金牛科小狮子Ardisia chinensis Bent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止血,止痛。

  • 小茜草

    药材名称小茜草拼音Xiǎo Qiàn Cǎo别名滇茜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云南希草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iayunnanensis(Franch.)Dlel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

  • 尖叶铁扫帚

    药材名称尖叶铁扫帚别名夜关门、扁座、野鸡花、化食草、鱼吊草、关门草来源豆科尖叶铁扫帚Lespedeza hedysaroides (Pall.) Kitag.,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湖南。性味苦、涩,微

  • 金瓜

    药材名称金瓜拼音Jīn Guā别名老苦瓜、野鼠瓜、天花粉、老鼠瓜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金瓜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mnopetalum chinense(Lour)Merr.[Eoon

  • 南烛叶

    《中药大辞典》:南烛叶药材名称南烛叶拼音Nán Zhú Yè别名南烛枝叶(《开宝本草》)。出处《本草新编》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叶。8~9月采收,拣净小枝及杂质,晒干

  • 紫苏叶

    《中国药典》:紫苏叶药材名称紫苏叶拼音Zǐ Sū Yè英文名FOLIUM PERILLAE别名苏叶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干燥叶(或

  • 蓝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叶藤药材名称蓝叶藤别名肖牛耳菜、肖牛耳藤、羊角豆[广西]来源萝藦科蓝叶藤Marsdenia tinctoria R. Brown,以果入药。生境分部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 西藏桃叶珊瑚根

    药材名称西藏桃叶珊瑚根拼音Xī Zànɡ Táo Yè Shān Hú Gēn别名紫竹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喜马拉雅珊瑚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himalaica Hook f

  • 桃奴

    药材名称桃奴拼音Táo Nú别名瘪桃干、阴桃子、气桃子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自落的幼果。夏初拣落地的幼果,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

  • 尿泡草

    药材名称尿泡草拼音Niào Pào Cǎo别名羊卵泡出处《陕甘宁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种植物苦马豆的果实。秋季采收,晾干。原形态矮小灌木,高20~60厘米,有疏生短伏毛。羽状复叶;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