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黑色鳞毛蕨

黑色鳞毛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色鳞毛蕨

药材名称黑色鳞毛蕨

拼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

别名山鸡尾草

来源蕨类鳞毛蕨科黑色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 C. Chr.,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安徽、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功能主治主治毒疮溃烂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根状茎加白糖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黑色鳞毛蕨

药材名称黑色鳞毛蕨

拼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

别名小叶山鸡尾巴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足鳞毛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fuscipes C.Ch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叶及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50-90cm。根茎直立或斜升,密被褐棕色或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0-40cm,基部常为褐色,上部为浅棕禾秆色,向上至叶轴疏被深褐色、披针形至钻形小鳞片;叶片纸质,卵状长圆形,长25-50m,宽15-25cm,先端渐尖并为羽裂,基部不缩狭,沿羽轴下面及中脉疏被棕色、泡状鳞片,二回羽状;羽片10-13对,近平展,有短柄,中部羽片长10-15cm,基部1对略短,宽2.5-4cm,先端长渐尖,小羽状长圆形,先端圆钝,边缘有浅钝齿;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小脉中部,在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囊群盖圆肾形,膜质,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主目赤肿痛;疮疡溃烂;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圆叶碱毛茛

    药材名称圆叶碱毛茛拼音Yuán Yè Jiǎn Máo Gèn出处《晶珠本草》记载:索登木巴治火烧伤,本品生长在沼泽和浸泡皮张的水池中。《形态比喻》记载:索登木巴生长在水中,叶有三尖,状如木钻,花白色

  • 油柑木皮

    药材名称油柑木皮拼音Yóu Gān Mù Pí别名紫荆皮(《生草药手册》)。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树皮。夏、秋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庵摩勒&q

  • 丝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子药材名称丝瓜子拼音Sī Guā Zǐ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

  • 镰叶马蔺根

    药材名称镰叶马蔺根拼音Lián Yè Mǎ Lì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膜苞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cariosa Willd.ex Link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土白芨

    《中药大辞典》:土白芨药材名称土白芨拼音Tǔ Bái Jī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二叶舌唇兰的块茎。8~10月采挖。原形态草本,高30~50厘米。块茎2个,近倒卵形,肥厚肉质,黄

  • 东方狗脊

    《中药大辞典》:东方狗脊药材名称东方狗脊拼音Dōnɡ Fānɡ Gǒu Jǐ别名大叶狗脊、镰叶狗脊(《中国药植图鉴》),凤凰尾(《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乌毛蕨科植物东方狗

  • 鸟不企叶

    药材名称鸟不企叶拼音Niǎo Bù Qǐ Yè英文名Aralia decaisneana Hance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黄毛楤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decaisneana H

  • 海蝰

    药材名称海蝰拼音Hǎi Kuí英文名Praescutata viperina;Viperine别名海蛇、黑尾海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

  • 飞廉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廉药材名称飞廉拼音Fēi Lián别名大蓟、刺盖来源为菊科飞廉属植物飞廉Carduus crispus L.和藏飞廉C. acanthoides L.,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季花

  • 荨麻根

    《中药大辞典》:荨麻根药材名称荨麻根拼音Xūn Má Gēn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狭叶荨麻等的根。性味《文山中草药》:"苦辛,温,有毒。"功能主